返回

第10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章 (第2/3页)



      “搞关系”一词的大量涌现和流行,是20世纪以后的事情。此前,关系的说法在文献中几乎没有。也就是说,那时的“关系”二字是汉语“关系”的本义,即联系,而不是“搞关系”。当然,严格地说来,没有“关系”的说法不等于没有搞关系的事实。搞关系、走后门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于中国文化与生俱来,只不过在其萌芽时期未被概括为抽象的“关系”,而是用各种带有亲情色彩的称谓表示“关系”,譬如,“亲戚”、“朋友”、“叔伯兄弟”、“同窗”、“门生”、“老乡”、“表亲”等等,未将包含“搞关系”、“走后门”等内涵的众体提炼成一个统一的符号。未提炼,也说明“搞关系”尚未流行,尚未平民化、制度化。“关系”一词走向前台开始流行,并不仅是一个语言现象,更是一个惯例制度的崛起。这种抽象提炼过程,明显增强了一种冰冷的色彩,不再谈亲情、友情、学谊,毅然决然地抽掉温情的面纱,将利害关系赤裸地凸显在眼前:是亲戚、朋友、同学……那又怎样?大家在此一律平等,都是“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对象而已。当然,这只是价值蜕变的内心独白,并不排斥嘴巴上“咱俩谁跟谁”的曲意逢迎和逢场作戏。

      在清朝以前的文献中,没有今日意义上的“关系”这个词汇。那时的“关系”,都是其原始语义,即联系,而不是指走后门的熟人。在古代文献中,第一次或较早地出现“关系”这种说法,是清末小说《官场现形记》。全书仅在第二回出现过一次,不过不在正文,而是在对“过班”这一台词的注释。原文总共九个字:“过班:过通关系而升官。”此“关系”,即今日关系之雏形。

      随20世纪向前延伸,“关系”在文献及口语中的使用频率日渐提高,曾一度在20世纪中后期“文革”中达到顶峰,并一直延续至今。在今天,关系概念是人所共知。在日常口语中,托熟人、走后门含义已经超过原始语义上升为第一含义,在托人办事中谁都不会误解它的意思。而它的原始语义即“联系”的含义,则萎缩为一种纯粹书面语言,基本局限在学术和政治文本里。

      “关系”何以称“关系”?

      关系作为一种特指的符号,具有特殊的生成结构。

      从符号学看,符号的“所指”是内容问题,应该是针对已存在的客观事实。但符号的“能指”,即符号名称的选择带有偶然性。为什么选择“关系”来称呼关系,而不是其他?是谁选择了“关系”称呼?为什么选择特定的时机选定和流行“关系”称呼?这既要归结到近代社会的移民性质与社会主义语言文化的交叉。

      依托移民迁徙的江湖秩序,其组织模式的发展和繁荣,通过对大众文化和行为规范的渗透,在20世纪积累了丰富的小传统底蕴,至此时需要进一步改造、整合和规范,需要用新概念和新符号来加以提炼和标识,以利于惯例制度的进一步提升。对新符号和新概念的需求是必然的,但选择什么样的符号则是偶然的。因之,这一时代出现的新符号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