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

第33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33章 (第2/3页)

观的“洁癖”心态。不论一个人面子在逢场作戏场合何等风光,他的面子防线仍很脆弱,一旦被指责不管是事实还是冤枉,都是被玷污了。面子是生命最后的防线,是做人的底线。面子都没有了,还活什么?

      中国人的婚前性关系是尊严与面子分离另一个典型例子。婚前或婚外性行为,在传统文化中以“奸”字定义。但是它的惩罚程序,并非发生在性行为之时,而是败露之日。换言之,不论有多大恶果,皆非出于自律,而是他律。自律和他律的机制差异,便将尊严与面子分离,因为尊严的核心是自尊,面子的核心是他律。

      “文革”时,有位女学生跟人相好怀了孕,后来大腹隆起终被发现,羞愧难当,服敌敌畏自杀了。若以面子观点琢磨这件事,可以悟出中国人有关“面子”的微妙信息。婚前性行为本身并不让她感觉“没面子”,也就是说,在良心上没任何问题。恰恰怀孕被人发现后,就觉得丢脸了,死活要自杀。这个差异反映了“面子”的舆论依赖,而无关事实本身,也和自我评价无关。如果不怀孕,或者怀孕后偷偷堕胎,没人知道,那么婚前性行为就不关乎面子,就不可能导致自杀。所以,不是婚前性行为杀死了她,而是面子杀死了她。而面子背后,是别人的口水杀死了她。

      “面子”还有“脸”,都属周围人群给予的评价或舆论。“脸”,就是熟人群体授予她的角色身份,是她一生获得别人尊重的源泉。源头断了,只得一死。

      资信

      以上四点都说面子可做人生目的,现在再说近代面子的新蜕变,新面子也可以做手段。两人之间做面子游戏,相互哄抬、追捧、炒作以达到其他目的,这是在晚清民国以后的新机制,而现今十分流行,几乎超过“命根子”的原生态。

      有个普通故事展示了面子工具化的特点,是作者考察的一个案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州近郊有一家农场尚未通自来水,其近邻啤酒厂有自来水大管。因为是邻居,老场长穿一身劳动服,骑着自家破自行车越过2公里菜地就往啤酒厂求情去了,声称要找厂长。不想,没进大门就被门卫拦住,上下打量盘问一番,经过折腾终于来到厂办公室,还是被厂办主任婉拒。

      场长郁闷几日,遇到一位“师爷”支锦囊妙计。“师爷”道:谈不谈得成是另外一回事,能不能谈是一回事,奥妙是面子。骑自行车进人家大厂,不仅自己没面子,也不给别人面子,大家没面子自然没生意。场长茅塞顿开,专程绕道市区,买了一身名贵西服,租了一辆豪华轿车,径直驶进啤酒厂。这一回,面子文化产生有趣的结果,居然连门卫也不阻拦,“啪”地一声敬礼。得意之间来到办公楼,厂领导热情相迎,谈判尚未开,厂长就笑嘻嘻地“大家邻居,好说好说”,实际上等于应承了。

      这个故事说明,做面子可以代替谈判,或者中国的谈判遇有障碍,须以面子开道。有面子,什么事情都好商量。

      这个案例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每日在中国各地上演不同版本。在商界,面子相当于一种商业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