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2/3页)
的树木,每逢盛夏初秋,繁茂枝叶中有鸣蝉聒噪,喜静畏暑的皇四子胤禛便命门客家丁操杆捕蝉。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从“多罗贝勒”被晋升为“和硕雍亲王”。此时,康熙皇帝的众多皇子间的权力角逐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皇四子胤禛表面上与世无争,暗地里却制定纲领,加紧了争储的步伐。于是乎,雍亲王胤禛便招募江湖武功高手,训练家丁队伍,这支队伍的任务是四处刺探情报,铲除异己。
雍正登上皇位后,为了巩固专制统治,也为了酬谢党羽,他便在内务府之下设立了“黏杆处”——学名“上(尚)虞备用处”——这个机构。“黏杆处”的首领被称为“黏杆侍卫”,是由有功勋的大特务担任的。他们大多是雍正藩邸旧人,官居高位,权势很大。“黏杆处”的一般成员被称为“黏杆拜唐阿”,由小特务充任。“拜唐阿”是满语,亦称“柏唐阿”,汉译为“听差的”、“执事人”,他们都是内务府包衣人,属未入流,虽然薪水不高,但每天跟随雍正皇帝左右,是炙手可热的人物。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黏杆处”表面上是伺候皇室玩耍的服务机关,实则是一个特务组织。小说中所谓的“血滴子”大约指的就是黏杆处的这些人。不难推想,雍正是把政敌比作鱼、蝉、蜻蜓一样的小动物来撒网捕捉、加以控制的。
“黏杆处”虽属内务府系统,总部却设在雍亲王府。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降旨将雍亲王府改为雍和宫,定为“龙潜禁地”。但奇怪的是,改制后的雍和宫并未改覆黄色琉璃瓦,殿顶仍覆绿色琉璃瓦。有人据此断言:雍和宫虽为皇帝行宫,但肯定有一条专供特务人员秘密来往的通道。然而,真实的情况却是,雍和宫其实是一个森严的特务衙署,为了不致秘密外泄,才改雍亲王府为雍和宫。此外,还有一种传说:因为在雍和宫已找不到任何地下通道的痕迹了,所以有人推测,很可能是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为了消除其父留下的不良遗迹,改雍和宫为喇嘛庙时,已加以彻底翻修,将之平毁无痕。
“黏杆处”在紫禁城内还设一个分部,紫禁城内御花园里面的堆秀山“御景亭”就是他们值班观望的岗亭。山下门洞前摆着四条黑漆大板凳,无论白天黑夜,都有四名“黏杆侍卫”和四名“黏杆拜唐阿”坐在上面。雍正皇帝交办的任务,由值班人员迅速送往雍和宫,再由雍和宫总部发布命令派人办理。雍正皇帝去世后,乾隆皇帝继续利用“黏杆处”控制京内外和外省大臣的活动,直到乾隆皇帝死后,“黏杆处”的特务活动才逐渐废弛。
乾隆年间,“黏杆处”由侍卫10人组成,主要任务是每当皇帝出行时,服侍在皇帝乘舆左右,负责扶轿、打灯笼等工作,俗称叫“打执事的”。另外有司库一员(由内务府委派),掌黏杆、钓竿及一切用具。
人们通常说,和珅曾在銮仪卫当差,做过“拜唐阿”,是给皇帝抬轿子的,言外之意就是说,和珅的社会地位很“低微”。其实这一观点真是大错特错了。“拜唐阿”一职,就是“上虞备用处”辖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