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2/3页)
肉丝炒嫩姜丝,外加一只素榨菜汤。菜是不错,只是辣些,天热吃了火气大。童霜威让侯嫂把菜端回去,说:“你的菜不错,但今天有事,不吃了,我们要出去吃。”家霆纳闷,见童霜威看看手表,说:“走,家霆,我们今天去吃面,上‘陆稿荐’!”他掏出一盒万金油来往额上搽,说:“你可能不知道吧?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
家霆这才恍然大悟,爸爸又在思念死去的妈妈柳苇了。
冒着酷暑炎炎,两人浑身汗湿地到了“陆稿荐”。这是一家具有浓厚苏州风味的酒家,经营面食、江苏菜肴、酱肉酱鸡、油酥麻雀及各种卤菜。“陆稿荐”在苏州出名,在上海也出名。重庆的“陆稿荐”是下江人开的,下江人抗战滞留四川,思念家乡,留恋家乡风味,来吃喝的很多。
童霜威和家霆走进馆店时,馆店里生意兴隆,两人在角落里找了两个座位。坐定后,童霜威点了一碟油酥麻雀,一碟酱鸭,又点了两碗排骨面,叹了口气说:“当年,同你母亲在苏州时,有一次去观前街,到‘陆稿荐’吃面,她爱吃的是雪菜虾仁面或是鳝丝面,但这两种面,在重庆都是吃不到的。今天我们吃排骨面来纪念她的生辰,只是她去世已经十二年了!”言下不胜悼念。
一会儿,菜来了,面也来了,两人吃将起来。童霜威说:“这里的卤菜本来以鲜香带甜、鲜嫩爽口为特色,享誉江南。现在到了四川,味道全变了!东西一样,滋味不同,没吃头了。可是名气大,货色不好,人家也还是趋之若鹜,怪不得人要图虚名了。有了名声,总是值钱的。谢元嵩从美国弄个荣誉法学博士头衔镀金归来,也是深谙此道了。”说毕,摇头苦笑。
见爸爸有些感慨,家霆有意岔开爸爸的思绪,问:“这店怎么起了个这样怪的名字?什么意思?过去我不懂,现在思索了半天也还是不懂。”
童霜威说:“这还是你妈妈当年在苏州‘陆稿荐’店里讲给我听的呢。想不到,一晃十几年,现在我来讲给你听了。人生的事,真难预料。提起‘陆稿荐’的店名,有段传说:清末苏州观前街上,有家陆记馆店,开张后因为酒菜没有特色,亏损很大,老板想典去酒店回乡务农。这天睡觉,忽见一个道人来了,老板一看,这游方道士过去常来乞讨,不过现在穿得十分体面,仙风道骨、气度不凡了。道士说:‘我是吕洞宾,特来辞行,谢谢你平口经常接济。你曾送我一床草垫,我留在我栖身的悬桥之下,那是宝物,速去取来!’老板梦醒,赶到道士栖身的悬桥下,发现道士已死,便购买棺木掩埋,把草垫拿回家,但看来看去,并无什么奇特,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最后将草垫扔在屋后柴堆上。哪知第二天,厨师抱柴把草垫也抱到灶前,扯一把草塞进灶去,一股香味充满堂屋。锅内做的酱肉、酱鸭等异香扑鼻。老板忙将烧剩的草垫珍藏起来,每次取一小节生火,不论做什么菜都特别味美可口。从此,陆家馆店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店名改为‘陆草垫’。苏州一些文人说这店名粗俗,取其谐音,改为‘陆稿荐’,名气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