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3/3页)
忧地看着王成,道:“贤婿,还真被你说中了,北辽人就是想拖住我们,基本上将他们精锐的骑兵都派了出来。”
王成对站在一旁的裁判和尚招了招手,道:“请大师立即告诉空文大师,我大夏三十万大军全力进攻,誓要尽快冲出去。”
那裁判和尚立即跑到了空文大师所在的那个中间的大沙盘前,将大夏的策略告知。几个当裁判的老和尚又聚在一起,将两军相遇的地形、兵力对比等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最终得出了结论。
两边的人都焦急地等着。比他们更急的其实是台下的大夏子民,虽然他们此刻看不到大沙盘,但已经从老和尚的话中知道了目前的形式,心中担忧着大夏的部队经此一战,虽然此战必胜,但时间上势必会被拖上好久。
至于到底会被拖延多久,众人的看法其实是趋于一致的。只要稍微有点行军打仗的经验,排除那些特殊的情况而言。一般这样的场景,即便大夏军队强力进攻,但要打通八万人驻守的通道,两天是必须的了……
第八十一节 最后一局(2)
空文老和尚代表众裁判宣布道:“经过我们裁判团的集体商议,此一战,大夏军队被阻挡两天,北辽八万骑兵全军覆没,大夏损兵折将四万!两军继续前行!”
虽然大家都早已猜到至少会被阻碍两天,但当空文老和尚真真宣布的时候,还是让下面观战的大夏子民心中难以接受。两天呀,也就是说北辽的大部队已经领先大夏两天的行程了。这如果要中规中矩的去追,那势必不可能。似乎北辽比大夏先占领乌拉尔山,夺的这最后一局的胜利就已经很明显了。
北辽的人都高兴起来,他们议论道:“不愧是战神,不过一个小小的计谋就叫大夏这群人毫无还手之力了……”
大夏皇帝和康王都着急起来,再这样发展下去,大夏此局可就输了。整个比试也就和了。
帷幕里,徐彪也心急地看着王成,指着沙盘道:“贤婿呀,如此一来,我们可就慢了许多了。照我推算,北辽的军队应该已经到了这里了。”他说着便在不远的一个山脊上点了一下,叹息道:“我们恐怕是追不上了。”
王成看了看徐彪点的那个地方。确实,哪里离乌拉尔山已经很近了。而反观己方,由于耗了两天在打仗上,他们还在原地踏步,进军缓慢。
王成也皱紧了眉头,他紧紧地盯着沙盘,在大夏军队目前的位置和北辽军队目前的位置两个点之间画了一条直线,自言自语道:“若是我以其人之道还施彼身,派出我最精锐的骑兵去,应该能追上他们,拖住他们吧?”
徐彪摇了摇头,道:“时间上或许允许,但你有没有仔细看这个沙盘?”说着,徐彪便指向那沙盘中央,对着王成道:“贤婿,你看。我们若是派出骑兵去阻击北辽军队,这里是必经之地。可是,你知不知道,这个地带,每逢现在这个时节,都是瘴气遍布,不仅很容易死人,而且林中雾大,特别容易迷路,若是这样算下来,我们即便不遭遇北辽人的埋伏,也会花去大量的时间,很可能那群老和尚会判我们根本就追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