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节 一夫狭五口而牧百畜 (第3/3页)
答案是那些掌握了部族资源的贵族和首领!
一个大部族,可以拥有十几万甚至数十万头牲畜,有数万人口。
部族的高层,可以随意的鞭笞和凌辱,乃至于决定牧民的生死、自由。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刘彻觉得,那些底层牧民,必然是希望拥有自己的牲畜,自己的穹庐,自己的家庭,并且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的权力的。
但部族却像一座大山,压得他们不敢异议。
而这些大部族,又是裹胁着这些无知牧民,来获得力量。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解放牧奴和肢解大部族。
简单的来说,就是分畜到户和包产到邑落。
将大部族,肢解成一个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定居牧民。
只要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幕南的统治,就稳如泰山了。
毕竟,一个大部族,还可能反抗并且拥有反抗的力量。
但一个无依无靠,最多有些邻居帮忙的小牧民,凭什么对官府和汉室说不?
而这个政策,刘彻觉得,幕南各部的牧民,必定会欢迎的,必定会接受的。
这就跟在中国,刘彻要授田一样。
那个农民不支持?那个农民不拥护?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政策,还符合汉室国策——大汉国策和祖制——豪强大族必须死!
自刘邦以来,历代天子都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的追求着肢解和拆散地方的大家族和大家庭。
一夫狭五口而治百田,才是理想的社会模式。
具体到草原上,刘彻觉得改两个字就可以了——一夫狭五口而牧百畜。
只是,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刘彻感觉,恐怕要大动干戈不可!
说不定,还得调集大量野战军进入幕南清场和清洗。
不服的,敢反抗的,不听命令的,全部敲死!
同时,还必须拥有一支精明能干,高效率的文官团队来协作和协调,在幕南各地建立定居点,对牧民编户齐民,登记造册,并建立起可靠而稳定的基层组织。
……………………………………
刘彻的想法和念头,群臣自然是猜不到的。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揣摩刘彻的意思。
大鸿胪公孙昆邪首先奏道:“陛下,臣以为,或可以用怀柔之策,敕封各部头人,荣之以爵,贵之以财帛,授之以女子……”
这是老套路了,也是被历史证明过的昏招。
刘彻只是一听就否决了,摇头道:“若以怀柔,敕封各部,以列侯封君而封之,朕有何面目去见天下有功士卒及浴血奋战之大汉英灵?”
列侯将军们一听,也都不干了。
纷纷对着公孙昆邪,怒目而视。
毕竟,他们可是把脑袋系在腰上,拼死拼活才拼到如今的地位,现在,一群夷狄还是过去的敌人,啥功劳都没有就可以封侯拜将。
这谁受得了?
岂不就成了打仗的不如投降的了?
军队方面,自然是一万个不愿意。
哪怕是文官士大夫也不同意这个方法!
道理很简单:在高傲的士大夫眼中,夷狄的酋长算个毛?也敢骑在他们脑袋上耀武扬威?
更别提,这些渣渣,不过是一群连匈奴人都鄙视的杂牌部族!
公孙昆邪一看情况不对,立刻缩卵,跪在地上,说道:“臣愚昧不谙大义,失口妄言,还请陛下赎罪!”
宗正刘敬也出列拜道:“陛下,臣愚以为,莫不如用分而治之之策……”
这就是典型的官僚思维了——这个事情如此麻烦,不如先搁置着,让各部自己去打,汉室先旁观,然后慢慢去想解决之策。
所以,刘彻没有让他说完,就打断他的话,道:“宗正所说,颇为不妥!朕既做天下王,为六合之主,安可坐视如此?”
宗正刘敬一听,也缩了,赶紧磕头道:“臣愚昧,臣愚钝……”
之后,郅都、晁错也都提了一些办法,但全部被刘彻所否决,到了这个时候,傻子也知道,天子自己有想法。
于是,群臣集体拜道:“臣等愚昧,才具不足陛下万一,还请陛下明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