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学者们 (第2/3页)
高气傲。虽然他并没有对这篇论文有太多褒奖,但能给他推荐过来也足以说明够得上优秀的程度。因此赵春君认真的看了起来。
整篇论文并不长,三万字左右,赵春君却看了接近两个小时。
倒不是张晨的论点有什么稀奇,这种唱空东南亚的论调虽不是学界主流,但每年甚至每个月都不少见。
赵春君看重的是张晨这篇论文中的论据。
大部分预测性的经济学论文,普遍都有一个问题是牵强附会,先有了论点,再来找论据。难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
张晨这篇论文其实也是如此,但他写的角度和其他人不同,一方面他列举出了翔实的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这篇论文从操作层面一步步论证了如何引发东南亚货币体系的崩溃,进而演变成金融风暴和金融危机。
赵春君多年治学经验养成的直觉告诉自己,这篇论文未必是危言耸听,但还是要进一步验证。
沉吟了一下,赵春君把张晨论文中涉及东南亚经济问题的几个点摘录了出来。清华目前在东南亚问题上的研究并不强,反而是厦大等南方院校有部分学者研究的更加深入,他需要找这些学者近一步验证张晨论据的准确程度。
弄好以后,赵春君登陆了ICQ。他前几天刚刚下载了这个小软件,很快就沉迷了进去。ICQ通讯的即时性让他只要打开电脑,就能和世界各地的在线好友沟通交流。
至于国内的朋友,也就只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上网是怎么回事,更不用说用ICQ了。
96年初,瀛海威在中关村的南大门白颐路立了一个大广告牌:华夏人距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一千五百米。此时的华夏互联网,连起步都算不上,只能谈得上孕育。
赵春君在ICQ上给钱映一留了言,让他看到后给自己回复。
最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