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52章 解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52章 解额 (第2/3页)

一窘,看来自己是有点学傻了,苏洵累病了,他竟然一点不知道。

    “那好吧......”说到这个份儿上,唐奕不应也不行了。

    “不过,有个事儿老师得想办法了。”

    “什么事?”

    唐奕一摊手,“解额的问题啊!”

    范仲淹沉默下来,“这还真是个问题......”

    唐奕苦笑,哪里是问题那么简单,这是个大问题!

    ......

    解额,故名思意,就是乡试取解名额的数量。

    放在往年,临考之前,朝廷会给各州府配发解额,也就是一州之地取解几人。

    这个数额不是每个州府都一样,而是按当地的教育水平来定的。

    比如河北诸州,文教昌盛,发解也就多,一般每州二三十之数;西北各州边夷为主,发解就少。前几科,像庆州、丰州这种地方,只取一二人。

    开封做为大宋首都,发解当然有照顾,一般百人左右,已经达到了庆丰二州的一百倍,多到爆炸。不然,大伙儿也不会削尖了脑袋想到开封来参加乡试。

    但是,今科却是不行了......

    一百多?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观澜这一科要应举的人数就得超过百人,按说太学每科应举的人数也不少,这一百多个放在哪年都不算多。

    但是,观澜的水平不一样啊!

    这帮牲口是什么水平,唐奕这个后来人最清楚不过。要是还按往年开封的发解名额来考,他敢保证,不说把开封府一百多个解额包圆儿了,估计也挤不进来几个外人。

    要真按往年的来,那还了得?大宋举朝上下就得炸窝。

    况且,就算把开封解额都让观澜拿了,观澜书院还是不够,得有落榜的。唐奕也不会干。

    所以,今年的解额必须得加,而且加少了都不行。

    可是,增减解额不是说加就加那么简单的,这本身就已经超出了科举的范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利益博弈。

    不单是观澜儒生占了京畿本地学子的名额,京师本地人不能干。

    而且,不管朝官也好,各方利益勾连的仕族大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