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节 捷报飞来(1) (第3/3页)
甲胄,在十余卫兵的簇拥下,来到了御前。
“末将长水校尉前司马麾下队率王吾拜见陛下,愿吾皇万寿无疆!”这将官单膝而拜,恭身致意,同时从怀中取出好几份帛书以及一个被密封起来的竹筒,双手高高捧起:“末将奉侍中、建文君、持节使者张公之命,特来向陛下报捷!”
“此乃报捷文书以及侍中公的奏疏!”
“快快取来!”天子立刻就迫不及待的下令。
郭穰闻言,马上上前,取来那些帛书与密封的竹筒,恭敬的呈递到天子面前。
天子接过来,首先那被密封于竹筒之内,被封泥保护的奏疏。
张子重那熟悉的笔迹立刻映入眼帘。
“侍中、建文君、持节使者臣越昧死再拜上书皇帝陛下:蒙陛下不弃,托臣以幕南之事,授臣以决断之权,臣窃不胜犬马之劳,纵暴骸中野无疑报……然匈奴稽粥氏率兽食人,残虐无端,及臣至幕南,竟悍然入寇,杀掠士民无算……赖陛下之福,祖宗之灵,社稷之佑,将士用命,以马力强、力卒良,臣以乌恒将军司马玄、长水将军续相如为左右之师,并击入寇之虏于鶄泽,尽斩杀降俘,得其呼揭王首、大纛,缴获战马以数千,牲畜十有余万!”
只是看到这里,天子的脸色就变得潮红起来,甚至兴奋的握紧了拳头,内心满意无比。
他甚至恨不得立刻,拿着这奏疏,去太宗神庙,祷告太宗皇帝!
因为……
太宗皇帝时,匈奴的老上单于,曾经写过一封国书。
言辞之中,极尽威胁、恐吓。
太宗至死,依然念念不忘。
曾告先帝:“汝必复吾之仇也!”
而现在,这张子重的这奏疏,在某种程度上,算是为太宗皇帝出了当年那口恶气。
因为这奏疏里,有些文字,几乎就是照搬的匈奴老上单于国书中的内容。
尤其是那一句‘马力强、吏卒良’,真的是最舒畅的回击。
让天子几乎犹如饮下了神丹妙药一般。
只觉念头通达,爽快无比!
他甚至已经决定,派人去将这奏疏,送去居延,让人送去给匈奴单于看看。
叫那个老上的子孙,惶恐、震惊、惊惧、不安!
让匈奴人也尝尝,何为恐惧?
好在,他已不是年轻时候的性子了。
所以勉强还能按捺得下性子,还能继续看下去。
然后……
他就看到了一个名字!
“卫律!”天子攥着奏疏猛的起身:“好贼子,汝竟敢送上门来了!”
汉匈百年战和、往来,有三个大叛徒,让汉家上下,咬牙切齿,恨不得挫骨扬灰。
这三人就是中行说、赵信、卫律。
中行说,教会了匈奴人清点户口和牲畜,还将中国虚实,如数告之,日夜教唆匈奴单于南侵。
赵信,教会了匈奴人什么叫战略,一招龟缩神功,深深的将战争拖延到今天。
而卫律,则将中国军事制度和训练带到了匈奴,让匈奴人知道什么叫‘中国兵法、战术’。
而这三个大叛徒里,只有卫律依然在世。
“传朕的诏命!”
“生得卫律者封侯!”他几乎是咬着牙齿,吐出了这两句话。
他要亲眼看着卫律在自己面前千刀万剐!
“诺!”早已等候在旁的郭穰立刻领命。
“再命人去兰台,命兰台制诏,做好犒赏有功将士的准备!”天子拿起剩下的那几份帛书,其上都是主要有功将士的名字与功劳记述。
对于奖赏军功,这位天子,从不拖延。
因为他深知,这是最好的激励手段!
至于张子重、续相如、司马玄……
天子却并未急着立刻下令封赏。
像这种级别的大将的封赏,历来都是要班师回朝后,才能结算战功。
“再派人去通知在京列侯、两千石……”天子将诸事吩咐完毕,终于露出了笑容:“以及太孙、皇后……”
“今夜建章宫中,朕将与群臣,共庆幕南大捷,为前线将士贺之!”
“诺!”郭穰立刻就恭身领命,趋步而去。
而幕南的捷报,此时也传遍了长安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