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章 死板? (第3/3页)
和林强嘀咕几句。
“没办法,以前就发生过进口设备用国产螺丝最终出故障的先例,还不止一次。这也不是专门针对我们,大的设备制造公司一般都这样,只不过德国人更认真一些罢了。想不想上手试试?这种扳手你恐怕还是第一次用吧?”
林强对洪涛把外国专家哄舒服的事儿并不记恨,他是项目组负责人,只要设备安装顺利完成,本身就是大功一件,谁也抹不掉的功劳。洋专家配合的越好对他就越有利,这点道理还是懂的,所以对洪涛的态度依旧和以前一样心怀感激。
“那我就试试!”说别的洪涛都没啥兴趣,尝试新工具还真让他心动了。
这种扳手很怪,有点像套筒扳手,但是在手柄中间有个小仪表。这个仪表干嘛用的呢?它就是一个计数器,把上面的数字调成五,扳手就会固定住螺丝转五圈,然后里面的咬齿便松开了,就算你继续转,也无法拧动螺丝,只是空转而已。
这个设计有什么用呢?放在中国基本就是没用,谁尼玛拧螺丝还计算好圈数拧啊,全凭手感,劲儿大点的人就拧六圈、劲儿小点的人拧四圈半,这有什么关系呢?再说了,就算想计算螺丝圈数也不可能实现,因为镙扣和螺丝没那么精细,多半圈少半圈谁在意呢。
但死板的德国人认为机器上的螺丝必须计算好各种参数,然后用最合适的力量固定好,松了不成,紧了也不成。说明书上会不厌其烦的注明了每根螺丝对应的圈数,还特意设计出来这种专用扳手,让你想多拧半圈都不成。当然了,如果没有马克思他们三个人盯着,项目组的人肯定会用普通扳手把这些螺丝拧好的,说不定也能用十几年不出故障。
怎么说呢,德国机械设备,尤其是精密仪器之所以享誉全世界,其中很大程度和他们的这种文化有关。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在德国有很多小工厂,他们几代人只做一种东西,比如说著名的德国刀具,其中有很多品牌都是规模不大的家庭工厂出产的。他们几辈子只做一种刀,不求能卖出去多少,只求每把卖出去的刀都不会被客人找回来退换货。
这个理论在中国就行不通,如果一把菜刀都能用几十年,菜刀厂还不倒闭?但德国人就这么一点一点的把他们的工厂做大,爷爷走一小步、父亲接着走,父亲往前拱了拱、儿子跟上,几十年上百年的专注于一种设备的制造,精益求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后人家的工厂非但没倒闭,反倒成了世界第一,挣钱挣到手软。而我们的工厂跟着潮流不停的改变思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到头来一样拿手的产品都没有,不光没赚到钱反倒倒闭了。
这里面的原理洪涛还没来得及去想,不过他打算以后有机会必须去世界各地转转,看看别人到底是怎么活、怎么工作,然后才能回过头来评判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或者说两者都没错。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