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左清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左清谈 (第2/3页)

  “杜兄所言在理。因此江左人皆仰慕清谈之流,安于怡乐、偏安自守,北伐之雄心已然埋没,家国之志气已然消磨。此国难也。”

    杜英笑道:“所以这不还是有一些人在坚持原本的道路么?桓征西是,令尊是······”

    说着,杜英又指了指自己,指了指谢道韫:“你我何尝不是?”

    “杜兄当真为家父之知音也。”谢道韫高兴的说道。

    她终归还是没有脸皮厚到在大街上就说:你是我的知音。

    但是她的想法既然和谢奕是一样的,那么杜英是谢奕的知音,又何尝不是她的知音?

    两人相视,自有惺惺相惜之感。

    杜英也不戳破,反而好奇的问道:

    “按理说,清谈之流,应该更符合才女的心思才对。悠游林下、不问世事,岂不正是诗家所求?”

    谢道韫反问道:

    “江左太平,仰仗于江淮天险罢了,若是江淮失守,那么江左也不过是胡人屠刀下的羔羊罢了。清流所求之山野安逸、诗家所求之良辰美景,难道真正的还能幸存?”

    杜英一时默然,其实他很想说一句“国家不幸诗家幸”。

    不过显然现在有点儿不太应景,而且这个时代的诗词在分类上应该属于典型的“婉约诗”,风格或是清雅,或是“奢华”,描绘的景象都是山水、田园、市井等等,不然也不会涌现出陶渊明、谢灵运这些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

    相比之下,杜甫、陆游所写的那些诗词,才是真正的国破家亡时的哀鸣和悲愤。

    要不人家杜老爷子······等等,应该是我杜家晚辈,能够成为诗圣,而你们这个时代的诗人,都没有几个留下姓名。

    不过这倒是也不代表着这个时代的人并没有这样的想法。

    乱世之中,总归不是所有人都想要沉浸在清谈和玄学之中,而是看到北方的胡尘正向南弥漫,看到了压在这江南盛世繁华头上的浓厚阴云。

    眼前的这个忧心忡忡的少女显然就是一个典型。

    只可惜,她只是女儿家,在江左林立的世家、往来的公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