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工业蓝图 (第3/3页)
只不过我们的工坊太少、工匠也不够,根本经不起这样改制的折腾。
而现在长安战局稳定,若是真的能够有这么一处书院,那么可以在很短的几个月内培育出来能够完成一部分工作的众多工匠,满足师弟之前所说的流水生产的需求。”
“但是各个工坊之中的匠人,又是什么态度?”杜英问道。
他之前就曾经提议过建设流水线,可以让关中盟工坊的生产效率事半功倍,然而王猛所说的“折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的工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火候的把握和经验,这种秘密显然不会公之于众的,只能传给少数几个弟子。
而流水线生产,自然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工人能够学走工匠至少对于某一个生产环节的经验和技术,这是工匠们不愿意见到的。
当时的关中盟,正是仰仗于这些工匠的时候,因此杜英和王猛都不敢节外生枝。
“且看此处。”王猛将沈文儒提交的公文递给杜英,凑过去指着几句话说道,“晓之以实,动之以利,迫之以势。”
杜英微微颔首。
晓之以实,即明确地告诉工匠们,关中盟未来将要打造怎样的一个工业体,因此让他们意识到,只是凭借自己以及几个学徒,是不可能胜任整个工作流程的。
动之以利,很简单,提高工匠的待遇。
“何来势?”杜英点了点最后一句。
“江左、巴蜀等地商贾汇聚,王右军和大司马等皆意欲从中获利,这就是势。”王猛微笑道,“至于个中虚实,工匠又怎么可能真的知晓?只要让他们意识到,所需他们去做之事,干系重大就好了。”
杜英微微颔首,工匠们就算是再珍惜自己的知识,也是要顾及自己性命的。
尤其是将这些技术公开了之后,自己的待遇也没有下降,所以异位而处,杜英并不觉得不能接受。
在这乱世之中,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只要能够养家糊口,将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术交出来,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这些技术,本来就有很多是当时关中盟的工匠去跟王师工匠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