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六章 顺势而为、少变多曲 (第2/3页)
一朝,世事的舆论也只是认为这是一位风流多才的皇帝,看到的是在他的治理下汴京城呈现出的盛世繁华,却看不到这繁华之下涌动的狂风暴雨。
所以说的残忍一些,百姓对于皇帝来说,甚至都不是必须要维护的,臣子完全可以成为百姓的替代,而且只要皇帝不想要汇聚太多的权力,那么臣子们是可以帮助陛下把上上下下都打点清楚的,皇帝真的可以实现垂拱而治。
只不过这样的垂拱而治下,到底是大同社会,还是藏污纳垢,那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的杜英,在都督府上下看来,显然是不想走这条道路的,可是杜英若是想要集权的话,也不应该过分的侧重于百姓,百姓手头上掌握的力量多了,就有可能有野心家诞生,登高一呼,保不齐会掀起怎么样的风雨。
而臣子们掌权,则是世家上台执政的典型,所以杜英也万万不可能允许这种事发生,他可以把权力下放到臣属们身上,但是也随时可以把权力收回去。
对此,都督府的官吏们心知肚明,他们既然选择跟着杜英走下去,就是接受了这样的结果。
也是因为如果他们不走上关中新政这条路的话,恐怕在世家体制下更难获得足够的晋升空间。
寒门子弟,可不配走到如今他们所处的位置上,一言就可能搅动整个天下的风云。
如今杜英显然已经在着重考虑“民”在未来关中新政中的位置,这意味着杜英并不打算把民和臣当做维系自己统治的工具。
那么他打算将民当做什么呢?
同样的疑问,几乎同时在张玄之和梁殊的心中升起。
不过他们现在并没有细细思索的时间,因为使者们已经陆陆续续走了上来。
走在最前面的常琚邀功似的指着远处的剑阁说道:
“剑阁目前在梓潼各家的掌控之下,还请都督稍事休整后,放心前行,我家家主已在剑阁之后的城镇内设宴等候。”
其余的使者难免都露出不忿神色,可是也没有争辩。
杜英结合之前六扇门传来的消息,心中了然。
白水关和葭萌关太远而且已经近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