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七二章 未来在水路 (第3/3页)
水师会逆流而上,大江漫长,处处都有可能成为水师的突破口。
所以从此综合来看,我军走水路、尽快打造水师,是必然之选择。”
杜英缓缓说道:
“自关中起兵以来,都督府一直没有着重发展过水师,唯一一支可用的水师还在两淮。想要从两淮调集人手过来,山高路远、千里迢迢,且刘牢之本人是否愿意支持,尚且还得两说。”
刘牢之的父亲刘建退居二线,现在两淮水师以及两淮将门军队都在刘牢之的指挥之下。
杜英之前南下江左的时候,刘牢之固然是忙前忙后,对杜英颇为推崇,之后在王师南下和北上动身之时,刘牢之也是全力配合,还一度带着两淮水师横压建康府,给建康府带来了莫大的压力。
之后杜英北上,都督府对于江左和淮南的策略也逐渐变成维系几个重要的节点, 形成对江左和两淮的影响即可,而大司马府和朝廷的势力显然也随之大规模的进入两淮,“收复失地”。
如此一来,刘牢之自然就多了多个选择,拥有两淮水师的他自然也是大司马府和朝廷的重要拉拢对象。
而按照杜英的建议,近期刘牢之一直带着水师徘徊在两淮之外的海上,负责维系从渤海到青州再到江左的这条商路。
商路在刚刚开通的时候为很多人所看好,也的确给已经被战火封闭两代人的南方和北方建立了一个沟通的新渠道,但是随着后来大司马府和关中都督府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再加上渤海世家在北方的战事中逐渐分崩离析,时至今日在河北的势力已经所剩无几,所以很多跑船的商贾开始逐渐脱身而出。
商路上的往来船只,肉眼可见的减少,担负运输和护卫作用的两淮水师显然也渐渐失去了原本的职责。
都督府对于维系这条商路也渐渐没有了兴致,主要还是因为原本青州的琅琊以及沿途的楚州等地都在都督府的掌控之中,然而现在多半落入了大司马的手里,维系这条商路就相当于给大司马府一个当中间商赚差价、当中转站赚差旅费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