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零章 炮击不断,请公退兵 (第2/3页)
有灰尘碎屑
“簌簌”而落,似乎这藏兵洞随时都有可能崩塌。这对于士卒们的士气显然是煎熬。
若是一直这样的话,不用谢奕发起进攻,士卒们自己就要崩溃了。
“敌强我弱,对面又掌握着更加先进的武器,所以这样被动挨打也不是良策,便是从此地硬撑着,又能够坚持多久?”桓秀赶忙说道,
“如果我们真的坚持不退的话,那谢无奕也可以跟着改变方案,直接强攻城池,届时我军军心凌乱、如何能抵挡得住?所以此时撤退,尚且还能保持囫囵全军。”
“明公,少将军所言在理。”旁边的罗友也忍不住劝道,
“保全兵马,杜仲渊就是想要算计我军,也得多费力气、露出更多的破绽。”桓温沉声说道:“撤退容易,可是撤退向何方,岂是那么容易?我军一旦离开,谢无奕定然继续衔尾追击,之前在淮北发生的种种,又会上演,届时我军应当如何是好?难道还要一直撤退到大江岸边?”必须守住两淮,至少是守住淮东,这是朝廷和大司马府达成的共识,也是朝廷同意让桓温成为大军主帅、并且不断供应兵马钱粮的底线。
朝廷选派的将领守不住淮东,若是大司马也守不住淮东,那朝廷还需要大司马作甚?
此时,脚步声匆匆响起,来的两个人正是代表朝廷的监军和军中将领,前面是行军司马王蕴,后面是孙无终。
王蕴是作为戴施的副手带领三万兵马赶来接应桓温的,如今这三万兵马也屯驻在马头,正是因为他们坚守此地,才让桓温有了一个能渡过淮水并且立足的地方。
王蕴的态度显然足以代表这三万兵马之中至少半数人的态度,更能代表朝廷的态度。
至于孙无终,自不用说,也是朝廷将领。孙无终之前和桓温在徐州并肩作战,也颇得桓温赏识,关键的是孙无终并不会反抗桓温的命令,当然桓温也不会刻意让孙无终去当炮灰,这一次渡淮便是孙无终部先渡。
联袂而来,两人的意图几乎都写在脸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