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九零零章 见面就问出的问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九零零章 见面就问出的问题 (第3/3页)

物,余之前在京口小有体会,奈何只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所以还望王兄能够将江左风物人情一一罗列。关中之前刊行的一本书······”

    “将军说的是《世说新语》?”王洽好奇的问。(注:第一七零零章)

    杜英愣了愣:

    “王兄看过?”

    “乌衣巷中人尽皆知。”王洽微笑着回答,“两汉中朝人物,简短文字便勾勒清晰,颇有可取之处。无论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引其关键以教育子弟,都受追捧。据说谢尚书也时常翻阅,已经是除了手谈之外的最大爱好。

    因此每一期刊行,三日之内就发售一空,相互借阅,蔚然成风。昔年左思一文可令洛阳纸贵,与之相仿矣。”

    杜英嘴角抽了抽,自己倒是低估了这种记载着风土人情、坊间杂谈的书籍对相对封闭的社会具有怎样的影响力,尤其是这其中还夹杂着先人风骨、圣人精神,所以教书育人也可取用。

    再加上不少出身家的先辈重臣都有光辉形象,世家们对此追捧也在情理之中,也就不会被指摘为闲杂书籍。

    至于谢安喜欢看······书中有关本朝的轶事典故, 谢安可是“贡献”了不少,所以杜英有理由怀疑谢尚书也喜欢在字里行间寻觅自己年轻时吟风弄月、潇洒恣肆的身姿。

    近半年关注于战事,这种文化宣传上的工作放任郗道茂自行发挥,看来茂儿的工作做得很好。

    咱杜仲渊抢媳妇也是有眼光的。

    王洽不知道杜英当甩手掌柜的时间太久了,看着杜英沾沾自喜的模样,有些奇怪,难道将军真的都不过问这些么,怎么还要从我这外人口中听说?

    不过他也不好多问,接着便听到杜英缓缓说道:

    “《世说新语》是一方面,其主要是市井杂谈、先人风骨,短篇虽好,却难免杂乱,因此余还期望有人能够整理江左文脉、传统、风物、文集,以井井有条、文有出处。

    之后天下太平,也可以此经验教训,整理乱世之中散佚之文史典籍,重塑我华夏文脉。”

    王洽本来只道是杜英打算给自己安排一个闲散工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