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九五四章 两王论书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九五四章 两王论书院 (第2/3页)

何能独善其身?”司马昱淡淡说道。

    新安公主对着杜英使了一个眼色。

    他们这些长于清谈的人,一般都矫情,这种话说出来当不得真。

    杜英心里也有数,从怀中直接掏出来一封公文,推到司马昱身前。

    司马昱眼皮跳了一下,方才杜英掏出来一份名单就是数百人命,现在又是一份公文,意在何处?

    打开看了一眼,司马昱轻轻松了一口气,原来只是一份聘书,聘请他为关中书院的先生。

    “关中书院,为国家培养栋梁、为未来培养人才,因此海纳百川,可以让秉持有任何想法的人在其中任教,所教导的学生未来通过朝廷的考核选拔之后能够进入朝廷为官。”杜英微笑着说道,“不知岳丈是否愿意在此就任?”

    新安公主也适时地帮腔:

    “父王,桓元子、殷渊源(殷浩表字)都已在书院就任,无一不是父王的故交老友,届时父王也可以和他们对坐论道、讲学博弈,方可不浪费这一身才华。”

    因为新安公主之前的书信之中就已经提及了这件事,所以司马昱早就在心里有所揣度,此时沉声说道:

    “诚然如秦王所言,怀有不同想法的人可以在书院之中任教,但是其一,最终选拔人才是由朝廷来决定的,考核题目是由朝廷来拟定的,书院并不能决定自己教授的内容就一定会被考。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切合朝廷的实际需求,书院的培养肯定也会集中在对关中新政的宣扬和剖析上,届时就算是先生们对新政怀有不同的意见想法,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学生们适应朝廷的需求,又如何能够畅快各抒己见?

    最终也只是循规蹈矩、所能教授的内容大同小异尔,否则自己的学生无法通过考核进入朝堂,那渐渐地就不会有学生愿意投入此门下。”

    新安公主秀眉微蹙,说到底杜英只是把关中书院作为一个安顿你们这些遗老遗少、方便集中管理的地方。

    到时候尔等愿意配合书院的安排去教书,那可以帮助书院分担教学压力,而若是不愿意的话,那么闭门造车,写一写回忆录、凑在一起喝喝茶,那也无所谓。

    结果······父王好像还真的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