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谋生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谋生路 (第2/3页)

也很难凑齐啊。”

    潘才山道:“我可没时间等,等上一年半载的,我这个榆北重机就真的得关门了。我全厂一万多工人,每个月光是工资就得200多万。你把我这里的干部都给拿掉了,我怎么赚这200多万去?”

    冯啸辰道:“我想,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潘才山问道。

    “拆分。”冯啸辰道,“像榆北重机这样的大企业,业务形势好的时候,有它的优势,那就是实力雄厚,便于组织大生产。但在业务形势不好的时候,这种规模就成了它的劣势,调整起来的难度太大。鉴于榆北重机目前的情况,我建议对企业进行拆分,除了主体业务部分完整保留下来之外,各个辅助部门全部变成独立法人,各谋生路。”

    “这倒是一个思路。”潘才山沉吟道,“其实,这些天我也想过这个方案,榆北重机的各种辅助部门实在是太多了,与其和主体业务部门绑在一起陷入亏损,还不如让它们独立出去。独立出去之后,这些部门船小好掉头,要开展一些新业务也更方便。而主体业务部门不用背这些负担之后,要实现扭亏的难度也会大幅度降低。”

    榆北重机的主体业务是重型装备制造,包括一些冶金机械、矿山机械、化工机械等等。在计划经济年代里,企业追求“大而全”、“小而全”,恨不得所有的生产协作关系都在本企业内部完成,因此便产生出了许多为主体业务配套的辅助部门。

    比如说,各种机械里都要用到轴承,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整机企业所使用的轴承大多是从专业的轴承制造商那里采购的,而在榆北重机,却专门建了一个轴承车间,负责生产本企业所需要的各种轴承,只有遇到极个别难以制造的轴承才会选择外购。

    又比如说,矿山机械里需要用到减速机,这也算是一种标准件,应当由专业企业生产。但在榆北重机,同样有一个减速机车间,主要的任务就是生产几种本企业的产品中使用的减速机。因为主体业务萎缩,这个减速机车间也就没事干了,好几十人就这样眼巴巴地等着其他部门给他们送业务来。

    再至于说到厂里的车队、医院、子弟学校、招待所、食堂等等,就更是臃肿不堪了。光是食堂就有100多职工,中层干部有十几人,这些人都是依托着厂里的业务生存的,这两年业务不景气,各种招待都减少了,食堂也就闲下来了。

    这些天潘才山在榆重搞内部整顿,冯啸辰也没闲着,带着自己的手下认真剖析了榆重的各方面情况。他发现,榆重的15000名职工中,从事主体业务生产的只有区区4000人,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可以裁撤的中层干部等。另外超过10000人都属于各个辅助部门,按照市场化的原则,是完全可以从厂子里剥离出去独立存在的。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冯啸辰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