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托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章 托付 (第3/3页)

玄奘念念不忘。

    “贞观三年秋,有来自秦州的僧侣孝达在长安学涅槃经,学成返乡,我与孝达一起去秦州,在秦州停留一夜后,又与人结伴去了兰州,再转凉州。

    当时大唐与突厥交战,边关封锁,但我心中求佛法心切,仍偷偷出关。

    尽量伏夜行,至瓜州,再经玉门,越过五烽,渡流沙,备尝艰苦,抵达伊吾,至高昌国。

    在那里,我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礼遇。

    麴文泰希望我留下,承诺举国都会听我教诲,并说如果不从,便遣我回大唐。

    但我当时答说,西行之心只可日日坚强,岂使中途而止。

    并以绝食明志。

    最终,麴文泰被打动,不但没有为难,还以举国之力,助我西行。

    贫僧至今记得,麴文泰赠我四沙弥,以充给侍。

    制法服三十具。

    以西土多寒,又造面衣、手衣、靴等,并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及绢等五百匹,充我往返二十年所用之资。

    并给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

    事情已过去三十余年了,但玄奘说起这些事,仍字字清晰,如在昨日。

    苏大为也不由为之动容。

    高昌国小,这些金银物事,按高昌国力,恐怕也是多力的积蓄。

    那麴文泰居然舍得拿出来,全都奉送给玄奘法师。

    “此外,麴文泰给西行沿路二十四国国王,都写了国书,每书附大绫一匹为信。”

    苏大为心中默默算着。

    大绫比普通的绫贵重,二十四匹至少得有一万银钱。

    “为了寻求西突厥叶护可汗相助,麴文泰又献绫绡五百匹,果味两车。”

    苏大为听到这里,一时无言。

    这位麴文泰,当真是有当世孟尝的风骨。

    一下子把国家数十年积蓄都送了出去,而且为玄奘法师考虑如此周全。

    让人除了感动,又复何言?

    “法师,我听说高昌……”

    “是啊,贫僧在天竺学成归来,按与麴文泰的约定,要留在高昌替他传法三年,可是等贫僧原路返回的时候,才知道……高昌已经不在了。”

    苏大为知道,高昌国,在贞观十四年,为大唐所灭。

    玄奘法师从天竺归大唐时,本来可以走海路,并且有两个崇佛国家愿意倾囊相助。

    若是走海路,将免去许多旅途劳苦。

    但玄奘法师牢记与高昌王麴文泰十几年前的约定,绕行上万里,重履险地,只为去高昌国说法三年。

    但是等他到达,才知道,世上已无高昌。

    原处只有大唐的高昌县。

    后来又变成大唐安西都护府。

    至于高昌国王麴文泰,没人知道他的确切下落。

    只知道是俘回了大唐,又迁往别处安置。

    几经碾转,下落已不可查。

    玄奘法师一向平静如古井的面上,竟露出一丝苦涩。

    “贫僧此生,言出必行,只有这一件事,无法实现承诺,引为憾事。”

    “法师,一切因缘际会,无常非常,法师何必执着。”

    “执与非执,空与非空,又哪里能说得那么清楚。”

    玄奘双手合什道:“我辈学佛,所谓者何,无非心所安处,此念即起,若刻意去当它为空,便又落入执中。

    阿弥,贫僧有一事相托。”

    “法师请说。”

    玄奘法师是苏大为最为敬仰的师长,也是大唐佛法的引路人。

    苏大为心中,愿为玄奘做点什么。

    看着此时老迈,力不能支的玄奘,心里总觉得堵得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