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五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1/3页)

    “苏尚书的话,哀家没听错吧?你的意思是,从蜀中征召府兵,再大量召入吐谷浑和吐藩人为我军仆从?”

    武媚娘凤眸中光芒微闪,像极了昆明池中的波澜。

    “未知苏尚书意从蜀中征召多少府兵?”

    她的话虽没说完,但是熟知蜀中形势的阎立本、狄仁杰等人,已经不约而同,皱起了眉头。

    阎立本做为大唐左相,自然知道,整个蜀中不过数万府兵。

    而且最多的兵员都在防备吐谷浑的战线。

    远离关中。

    这个时候抽调这些人,少了则不够。

    多了,只怕全线动摇。

    李治到死之前,还在下令增强蜀中防线,在积石峡附近多设石堡。

    而狄仁杰,则因在剑南道任过职,曾为剑南都督手下官吏,清楚蜀中情况。

    整个蜀中有府兵四万五千余人。

    看起来不少,但是分布在各方。

    有的镇守蜀中那些未开化的土民。

    有的防备着吐谷浑。

    有的守着战略节点、交通要道。

    这里哪一个地方,都不能轻动。

    一动,便是牵连整个蜀中的防御作战体系。

    万一出了差池,谁都担待不起。

    狄仁杰暗自皱眉,正在替苏大为担心时,只听苏大为道:“臣以为,召一万人足矣。”

    “嗯?”

    这一下,武媚娘大出意外。

    凤眸一时圆睁。

    就连一旁的李弘,还有左相阎立本等人,也瞠目结舌。

    殿上群臣更是一片哗然。

    左武卫大将军程处嗣,邢国公苏庆节,还有明武将军程务挺等人一时大感焦急。

    还没开口,就听十二卫大将军中,一员一身玄甲,双肩狻猊吞口,头戴狮口金盔的大将抱拳道:“陛下、天后,臣以为仅凭一万府兵,绝对无法对付西域叛乱,大食人的攻势,还有弹压吐藩人。

    臣以为,苏郡公此言十分不妥。”

    苏大为和众人的目光向那位军将看去。

    但见此人身长八尺,膀大腰圆。

    面白无须。

    鼻梁高隆。

    两眼暗蕴神光。

    犹如凛凛寒潭。

    乃是李唐宗室,南梁王右武卫大将军,李玄信。

    李玄信年方三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是李治朝末期颇受重用的宗室。

    向来戎守帝都,拱卫皇城。

    此时听得苏大为夸口说一万人足以平西域。

    李玄信忍不住站出来。

    他的声音有一种冰冷之感,犹如薄薄的刀锋。

    此时双眼投在苏大为身上:“苏郡公对辽东之策,对关中缺粮之计,本将佩服,但是对西域,未免太过儿戏。”

    武媚娘没马上开口,而是转向李弘:“陛下以为如何?”

    李弘只觉所有人的目光都压在自己身上,肩头一时沉甸甸的。

    他有些为难。

    从感情上,愿意相信苏大为说的。

    但是站在一个帝王的理性上,他又无法相信。

    前次李敬玄十万大军,一朝丧尽。

    薛礼,百战名将,率五万军,还征召不少胡人仆从。

    照样惨败。

    苏大为就算是大唐名将,但是无论如何,仅凭着一万人,怎么对付大食人的大军?

    光是薛礼那次,大食至少就是四万人吧?

    还有突厥的叛军,胡人各处的叛乱。

    仅靠一万人,如何能扑灭这些大火?

    “这……”

    李弘犹豫着道:“苏郡公,一万人如何守住西域?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原因有三。”

    苏大为不慌不忙,似乎早就想好了一切:“第一点,大唐虽然败了两次,但在西域数十年经营,积威犹在。

    而且昔年臣曾多次在西域用兵,对各胡族知之甚祥,只要分化拉拢,就能拉起一支对大唐足够忠心的仆从军。

    第二点则是大食人对西域的威胁,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强。”

    “嗯?何出此言?”

    李弘奇道:“朕听闻波斯国的强盛,不弱于大唐,但波斯已被大食吞并,那大食之强,犹在波斯之上。

    这样的大国侵入西域,犹如泰山倾覆。

    仅凭一万府兵,加一些藩属仆从,朕实不知如何抵挡。”

    李弘这番话,说出许多人的心声。

    包括武媚娘,也微微颔首。

    “陛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苏大为平静道:“凡国家用兵,总有其力量投送极限,距离本土越远,所能投放的力量就越少。

    哪怕强如大唐,兵势到了西域,也如强弩之末。

    亏得这些年经营,在碎叶水旁设下安西四镇,还有西域都护府,一直保持着对各族的威压,才能驱策他们。

    驱使胡人为我所用。

    若纯用我大唐府兵,劳师远征,就算以大唐富饶,也无法持久。”

    这番话,引得众人默默点头。

    都是朝廷大臣,有着丰富的理政经验,知道苏大为所言非虚。

    一是路途遥远,行政命令传达不及。

    光是路上就要一年半载。

    许多事瞬息万变,待朝廷命令传到,情况和环境早就变了。

    二是你拿关中的兵去填西域的窟窿。

    可关中兵也不能一辈子待在西域。

    他们也有家人老幼。

    也想着回家。

    时间一长,自然就无战心战意。

    所以朝廷才定下轮守之策。

    每隔数年,派府兵过去轮换。

    真正能让大唐势力在当地留下来的,只有移民。

    将唐人一代一代向西域移民。

    待到当地唐人数量超过西域诸胡。

    则自然将西域内化为大唐内藩。

    可问题是,这种事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而且大唐人去西域,就得按着胡人的方式生活,放牧。

    久而久之,生活习惯完全胡化。

    那究竟是唐人还是胡人?

    以古代的环境,想要同化实在太难。

    后世雄鸡版图,全和生产力相关。

    只有汉人的田能种到的地方,才能纳入版图。

    凡是生产力不足,还得按着当地风俗习惯生活的地方。

    就算一时纳入。

    待中原一乱,便又分离出去。

    右武卫大将军李玄信双眸光芒一闪:“苏郡公此言何意?”

    “我的意思是,西域也不是大食人的地盘,他们也是客军。既是客军,就没有地利,想要措集粮草没那么容易。

    我们大唐,可以以一名臣子,持天子手书,赦令西域诸胡听令,自带粮草兵器,为我大唐仆从。

    他们大食人远道而来,能和我们大唐一样吗?”

    嗯?

    苏大为的话,引起众人深思。

    好像,有点意思。

    “大唐在西域余威犹在,听大唐话的藩属仍是大多数,以众击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