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五章 傲慢的辽河机械公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一十五章 傲慢的辽河机械公司 (第2/3页)

  这没有核心蒸汽机的话,他们的很多设计研发工作都无法进行下去了。

    如此情况下,战略合作方天津机械公司带着样机上门,他们自然要表现出足够大的善意。

    一番热烈欢迎,晚上又来了一顿接风洗尘后,第二天孙奇就和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一票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众多的技术人员们出现在了他们的一个研发楼里。

    不过在这里,孙奇自然是不可能看到实际的装机测试的,因为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拖拉机原型还没有完成呢,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设计,如此才能够制造出样机来。

    接下来的好几天时间里,就是双方的技术人员们进行相互探讨,确保天津机械公司提供的小型蒸汽机能够完美的适配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蒸汽联合收割机上。

    趁着这个时间,孙奇还去拜访了辽河机械公司,他们的农机也是也是国内前三的存在,肯定是对天津机械公司的小型蒸汽机有需求的。

    不过也许是对方家大业大,对只是小业务部门的农机业务不太重视,又或者是对蒸汽农机的未来不看好之类的,对孙奇的到来虽然表示了欢迎,但是从接待他的只是一个农业业务分公司的协办……他就知道,对方就没把自己放在心上。

    果然,后续谈到合作的时候,对方表面说的好听,说什么以后有需求一定采购之类的,但是对签署战略合作合同,进行预购,投入资金共同研发之类的半句都不答话!

    对此孙奇表面笑呵呵,但内心里多少有些不满……

    等我完成了全部研发,量产后你直接订购?想得真美!

    一种全新设计,采用大量新技术的蒸汽机研发难度极高,后续建立生产线进行投产的投资成本也大,天津机械公司为什么找到唐山机械公司以及河口农业机械公司进行战略合作啊,就是为了让他们掏钱。

    唐山机械公司那边是一起分摊部分的适配研发投入,而河口农业机械公司那边则是采取签署预购订单的方式……也就是东西还没见着,就已经下了上百台的预购订单,给了一笔预付资金。

    不同的合作方式,最终价格自然也不一样,但是不管如何,都得先出钱才行。

    因为这涉及到了适配研发投入。

    他们的小型蒸汽机要想完好的适配这些农机,多少要做一些技术调整的。

    唐山机械公司和河口农业机械公司这边就是,他们两家的拖拉机看似表面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内部差距极大,走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路线,对蒸汽机的尺寸以及其他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嗯,他们也没办法走同样的技术路线,因为有专利的限制。

    如此情况下,很难用同一款蒸汽机同时适配两款不同的拖拉机,后续还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以一机两型的模式来进行适配。

    而为了适配所进行的研发投入,天津机械公司那边可是希望和战略合作伙伴们一起分摊的。

    直接出适配研发资金可以,下预购订单也行,总之就是要先掏钱,要不然我搞一个适配型号出来,你不要我怎么办?岂不是把钱打水漂了?

    然而辽河机械公司这边,显然是不愿意先掏钱,只是说等他们的蒸汽机量产后,他们可以采购。

    一开始孙奇还以为对方是吝啬或者谨慎之类的,但是仔细一打听,好家伙,作为国内排名第二的农机厂商,对蒸汽农机领域的研究虽然也有好几年了……但是研发投入并不大,到现在连个拖拉机的基本设计都还没完成。

    看看人家唐山机械公司,为了把蒸汽机搬上农机,相关的研发工作可以追朔到七八年前。

    河口农业机械公司也差不多,重金投入至少持续了三四年。

    而辽河机械公司这边,在蒸汽农机领域的研发,迟早落后了这两个竞争对手三四年……并且研发投入也不大,按照这么下去,估计五年后都不一定能够完成蒸汽农机的核心产品,也就是蒸汽拖拉机的延发。

    蒸汽拖拉机的核心虽然是蒸汽机,但是行走结构,传动结构,转向结构以及其他众多系统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也都是这些唐山机械公司以及河口农业机械公司的核心技术,拥有大量完善的专利。

    至于收割机结构以及脱粒机结构还有犁铧结构这些东西,这些倒是没什么技术垄断,很多农机公司都有相关的技术专利。

    因为最早的时候,这些农机设备的相关研发,都是皇家理工学院那边搞出来的原始设计,各大农机公司也是购入了通用专利后,再进行深入的研究改进。

    这一点和蒸汽机的专利情况非常类似,国内可是有上百家公司拥有蒸汽机的专利授权呢,各大蒸汽厂商所独有的技术专利,基本都是自己后续深入研发后所获得的专利,和蒸汽机的早期核心通用专利不是一回事。

    按照辽河机械公司这么拉跨的情况下来,孙奇判断他们至少五年内都搞不定拖拉机的研发,而且越往后越难……

    因为拖拉机这个东西,基本原理其实很多工程师也能够说得上来,而具体实现的技术路线真说起来,那也是有限的。

    在前面的厂家把可用的技术路线都给用了,并申请了大量的专利,建立起来专利壁垒后,后来者想要绕过这些专利壁垒可就非常难了。

    这一点,和高压蒸汽机的情况依旧很类似。

    从研发难度而言,其实最开始广州机械公司的研发难度最低,因为他们不用担心什么专利壁垒。

    但是后来者天津机械公司以及当涂机械公司,想要沿着广州机械公司的技术路线进行研发的时候,就非常困难了。

    比如一种零部件设计,你明明知道要这么做,但是你就是不能这么做……因为这种设计是人家广州机械公司的专利,你敢用就是侵权。

    所以他们只能找其他办法绕过专利限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