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 1800万美元每架,另外每架再向你个人支付一百万美 (第3/3页)
要打发那些苏联遗留的军官。伯聂科佐夫等人不解决,其他的那些苏联军队也无法解决,俄罗斯政府也拿不出遣散费……”
维托尔可不希望就此跟柳东盛闹僵。
他们还需要柳东盛当他们的经济发展顾问,从中国引进资金来发展他们的工业呢。
中国缺乏很多技术,他们有,缺乏资金。
所以,哪怕中国同样缺乏资金,在关系到国防的候,也会舍得砸钱的。
“难道就这样接受他的讹诈吗?”库奇马很难受。
柳东盛就如同一个吸血鬼。
“不,我们可以提供伊尔-76的技术图纸,以此要求更高的价格。”维托尔说出了特拉克夫在回来路上跟他们商量的。
利用伊尔-76的技术资料,来让对方给更高价格。
技术图纸,一直都是中国人想搞的。
“伊尔-76的技术资料?不,不,这个我们不需要。”柳东盛直摇头。
开玩笑,谢凯都不愿意要这个了,还搞回去干什么?
“你究竟想要干什么?如果真是这个价格,我们宁愿在手里报废,也不卖给你们。这些飞机,这个价格几乎连真是价格的三分之一都没有。”伯聂科佐夫愤怒地看着柳东盛。
他不相信柳东盛不愿意要伊尔-76的技术资料。
该死的谈判策略。
对方是想要利用这样的手段获得更多。
“将军,您应该清楚,在十年前,我们国内就已经研究出了运-10这样的大飞机;而经过这十年的努力,我们国内两百吨级别的飞机也快要研制完成……”
对于柳东盛的解释,伯聂科佐夫并没怀疑。
中国研究出运-10,就已经让整个世界震撼,毕竟在研制运-10之前,中国在大飞机设计制造领域,一点基础都没有。
整个过程,培养队伍,完善配套,完成后,不断地深入改进,开发新一代的飞机,难度就小了很多。
何况,在整个八十年代,中国不仅跟苏联合作,引进大量技术,同时也在跟西方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合作。
“你们究竟要什么,可以提出来。”伯聂科佐夫没辙了,“这个价格,绝对不行。如果你们国内真有了,也不可能买我们的!”
“虽然我们有了伊尔-76同级别的飞机,不过研制出来跟型号成熟,并不是一样的。我们可能还需要数年才能完成定型,在这之前,国内市场需求也不小,为了获得运输市场……”柳东盛并不隐瞒,“如果真需要更高的价格,不是没法谈,我要安-124的全套设计资料,如果没问题,一架伊尔-76的价格,我可以给到1800万美元。”
柳东盛也不废话。
能搞就合作。
反正对面的不是乌克兰官员,他们不会顾忌乌克兰人的利益。
伯聂科佐夫看着柳东盛,犹豫了。
“将军,只要能搞到这个,我可以每架再额外多出一百万美元,这一百万美元,是给你的。”柳东盛使出了杀手锏。
伊尔-76一架1800万美元,将军个人却可以每架多拿一百万美元。
不仅没有影响将军的利益,甚至还让他多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