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第二场与第三场 (第3/3页)
局面在于“人多游心”,意思是有人不事生产,而专门想着去做生意,在读书人看来,行商对务农损害极大,需要大力抑制。
所以要“抑末”,不能本末倒置,要追求农业生产,把那些经商者一并干趴下。
朱浩很想说,你们这些所谓的大儒,有没有想过是谁把粮食从田地运到你们嘴里?是你们的家人?还是农民本身?
一个个不事生产,却批判沟通八方的商人……
华夏一直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而没有脱离封建专制,就是你们这些读书人对商贾压制太狠导致的。
若是大明可以早早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何至于几百年后遭遇劫难?
光靠农民,是能把你们的肚子填饱,但却没法带来科学技术变革,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
朱浩本来应该好好批判一下这些书呆子……可问题是,我这是在考试啊。
难道我去抨击考官?
我他娘的是不是疯了?
这就让朱浩很无语,明明我反对你们的观点,却要写一篇同意此论述的文章,还要说得丝丝入扣,把自己批判一通……
科举考试可真是压制人心,要按照出题者的规矩来办事……
考经史策,或许真不如考四书文,至少那不会违背良心。
……
……
三场考试结束。
回到住所,朱浩什么都不想,只想好好补个觉。
这九天的煎熬,是个人就要疯狂,想到若是考不中,每三年就要来省城经历一番几乎要脱三层皮的残酷考验,真是一种让人绝望到窒息的经历……但这也正是封建科举考试最要命的地方。
其实想想到了未来,也要经历各种考试,依然需要挑灯夜读,奋笔疾书。
好像任何时代都一个鸟样。
谁都不比谁更好。
那就干脆一梦解千愁,梦里啥都有。
朱浩睡得很香,却有不识时务的访客扰人清梦,当朱浩拖着疲惫身躯出来见客时,却听专程来拜访的陆松坚持先回安陆。
“陆典仗,你要着急走的话,可以先回去,但那位夫人,不能与你同行。”朱浩道。
陆松急忙解释:“如今宁王之乱已平息,兴王府与湖广布政使司、都司衙门的联络也就无从谈起,我长久留在武昌府,会惹人怀疑。”
朱浩道:“可你本来的任务,不是陪我来省城参加科举考试的吗?现在还没等放榜,我就说要离开……若是中了,鹿鸣宴不吃也罢,但会不会让人觉得我担心考不中,夹着尾巴灰溜溜逃回安陆了呢?”
陆松摇头苦笑。
之前他一直等朱浩考试,现在考完了朱浩还不走,说要等放榜……以他王府典仗的身份,却陪着一个王府伴读来省城考乡试,让他有种擅离职守不知所谓的感觉。
至于保护娄素珍……他从不认为是自己应担负的职责,连兴王府都是被朱浩利用。
他实在理解不了朱浩为什么要救一个不相干的娄素珍,如此给兴王府惹来麻烦不说,难道人家唐寅会领情?
最后无端惹来一身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