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把三十七章 听我的,别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把三十七章 听我的,别去! (第2/3页)

摄影师约翰·托尔讨论接下来的拍摄…

    确切地讲应该是布光以及摄影

    约翰·托尔是温子仁推荐给杨帆,后者又推荐给沈长林的摄影师。

    资格很老,代表作一大堆,《燃情岁月》、《勇敢的心》等等,对了,他还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摄影师!

    他的风格很符合《利刃出鞘》这部电影——总体上是一种自然美的风格,看似平淡,但是却浑然天成的感觉。

    跟好莱坞比较流行肩部正反打不同,就是人物到肩,镜头长焦,把空间距离压缩得相对较紧,景深很浅,背景虚化。

    约翰·托尔拍对话,把摄影机放在两个人的中间,从中间位置,用广角镜头拍,给的景深比较深,可以看见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关系,甚至除了脸部以外的肢体语言也能得到很好地展现…

    风格是更佳偏向欧洲电影风格。

    其实沈长林最想跟罗杰狄金斯合作,听说他拍电影时候会解决导演关于构图、分镜的问题——罗杰狄金斯合作的导演中,尽管也有科恩兄弟,但也不乏萨姆·门德斯又或者安吉莉娜·朱莉这种没什么镜头追求的导演,萨姆·门德斯都不画分镜头脚本,安吉丽娜朱莉,懂个叼毛的镜头感,但是《007大破天幕杀机》和《坚不可摧》都能表现出很高的摄影水准…

    但…罗杰狄金斯本人的风格是相对保守的,他作为老派英国人,又接受的是欧洲式的影像风格培训,必然总体上是比较传统的摄影体系的坚持者。比如他不喜欢短焦的广角镜头,对变焦镜头也比较排斥…

    《利刃出鞘》作为悬疑题材,肯定要大量采用变焦镜头的!

    沈长林正在跟约翰·托尔聊摄影呢,亨利·卡维尔走了过来:“导演,在中国,拍电影都这么快吗?”

    “很快嘛?”

    “我感觉差不多还有一个礼拜就要结束拍摄了?”

    “对…我本来就打算拍10~15天的!”

    “也太快了吧?”

    沈长林惊讶反问:“我听说罗杰·科曼曾经两三天就拍完一部戏…”

    约翰·托尔摇头:“他拍的是汽车电影…跟我们不一样!”

    沈长林摇头:“只是类型不一样而已,我们的场景固定,演员专业,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