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7、囚徒军的蜕变 (第2/3页)
。
而乌斯藏军根本就不会射箭,他们都是囚徒武装起来的。哪有时间学习射箭,这东西没有七八年练不出来。
杨凡除了给他们重新用缴获的扎甲甲片,组装起来的铠甲外,就是给他们配上了钢弩。这东西不需要学习,是一个人上手就能用。
钢弩直射100米内走直线,只要用缺口和照门三点一下瞄准即可。
上面有拉机柄,拉一下就可以利用机匣内的滑轮组上弦。
把弩箭放进凹槽卡住,端着瞄准,同时寻找发射的时机。
只要看到发射的时机,扳机扣下,立刻砰的一声,随着钢弩的枪托撞击肩部,弩箭就高速飞了出去。
而抛射时,射程达到了250米,比蒙古大弓还要远很多。
一时间,双方密集的箭矢,漫天飞舞。
明朝的扎甲,编制方式一般是甲片下搭上,只有少数是上搭下。因为下搭上可以给腹部留出足够的空间。
也就是大肚子也能穿。反之则穿不进去。人体很少有胸口往下是收紧的。
这就给从上面斜着射下来的抛射箭矢提供了穿透的便利。
没办法,这是必须要做的取舍。
密集的箭矢落下后,乌斯藏军的步兵顿时有一大片人中箭。喀尔喀人的箭头多数是骨头和石头磨制的比较多。
毕竟箭头是消耗品,蒙古人缺铁,消耗不起。
大批的箭头被头盔和扎甲甲片弹开了,有的甚至破碎了。
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从下搭上的甲缝里射了进去。眼看着,前进的方阵稀疏了一些。大批的士兵惨嚎着倒地。
没有人去救护他们,方阵继续向前走。走过后,会有辅兵去看伤者,是否有抢救的必要。
这些第一次上阵的士兵,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阵仗,立刻出现了骚动。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平时训练一百次,也不如战场上亲身经历一次来的靠谱。
军官们立刻大声呵斥,同时抽出了腰刀。皮鞭也抽了上去。
“乱阵者斩!”
这些老兵出身的军官,很快就镇住了这些动摇的新兵。
他们虽然很多都是亡命之徒,但是战场上他们也不愿意送命。
方阵继续前进,前排出现了缺口,后排的人按照训练要求,自动前进一步补上了位置。
随后,他们喊着号子,继续前进。
“弩箭抛射!”随着军官们的下令。
一阵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