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三十二章 听出来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百三十二章 听出来没? (第2/3页)

是皇后还说到采买价格:“今年别说这些绢花涨价,听采买司那边说,京里连葱蒜都涨价了!”

    住在京都的人,一切靠买,没谁家种大蒜,可是重阳节这天,上学的孩童们是要把大蒜当项链的。

    就是用红绳系上一头大蒜挂在胸前,然后出门逛,寓意“会计算(系蒜)”。

    还要用长杆绑一棵大葱,从窗户里面往外捅,将刚刚糊上的窗户纸捅破,寓意“开聪明(葱明)”。

    郑重得如同新生儿“洗三”那天冷水盆中放大葱一样。

    “葱蒜也涨价?”皇帝眉头皱得更紧了。

    这话在朝会上已经提过了,因此皇帝更烦,觉得跟没下朝一样。

    “嗯,朕知了,朕出去走走。”皇帝转身便往外走,皇后一脸委屈,刚来就走,太不给面子了。

    后宫虽说是前朝的延伸,前朝发生的事情后宫基本很快就能知道,但还是有不同的,至少,前朝提出了问题没人解决,可后宫有啊。

    皇帝背着手自己在花园里逛,看着金黄的树叶一点儿都不觉得金秋之美,反觉得这是萧瑟、颓败前的辉煌。

    “皇上。”温婉的女声传来,赵嫔在对面蹲身施礼。

    皇帝一抬头:“你怎么在这儿?”

    这话问的,这是自家后花园,自家媳妇儿逛花园子有啥不对吗?可皇帝现在心情烦躁,只想静静,没想赵嫔,口气能好才怪。

    赵嫔似是没听出皇帝的语气,依旧温婉回答:“臣妾听说皇后正在为菊花之事烦恼,想去帮忙分忧。”

    皇后做不到的事,我赵嫔做的到,皇上,听出来没?

    皇帝:“噢?”

    赵嫔保持一贯的优雅,语声平稳:“家祖上了年纪,有些糊涂了,可又惦念我们小辈;

    年初时明明给臣妾送过不少绢绸锦缎,两月前又给送来,非说今年把臣妾这个小辈忘了,得补上;

    您说,臣妾在宫里锦衣玉食的,能缺什么呀?可祖父糊涂了,非给送来;

    还说家里桑园大,桑农多,品质也比孟家的好,让臣妾多给皇上做几双鞋垫……

    这不,就送重了,加上以往用不了的,臣妾手里倒是囤下不少娟缎;

    臣妾的嫂子在京都有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