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二十八章 介螭母子(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二十八章 介螭母子(二) (第3/3页)

高差不多,体重差不多,年龄差距也不大,就差九岁,两人都是暴脾气,尤其子路,一言不合就动粗……

    有一回,子路说‘君子之行,非常而至’,问孔圣人‘子何为也?’孔圣人就说了句‘君子之行,有所不为也’,就被子路轮着大棍子给赶出家门……

    自那之后,孔圣人多了心眼儿,对于不太听话的学生,批评教育未必管用,大棒加荆条,方可震慑;

    后来孔圣人回家砍了根楸木棒子,又割了些荆条备着,不过一直也没用上;

    等收了子路当学生后,子路再有犯浑的时候,孔子就大棒加荆条地收拾他……

    夏楚,夏是榎的变体,就是楸木,楚,是荆条,因为孔圣人的大棒和荆条总放在一处,受圣人熏陶,久而久之有了灵性,凝结出我。”

    楚清倒抽一口冷气,不觉中松开了禁锢夏楚的胳膊:“你果真不是人!那你儿子也不是人?不是人你怎么生的儿子?”

    夏楚就势坐在地上回气儿,说:“因我成灵,天下楸木和荆条皆归附于我,为我族亲;

    后来佛教传入华夏,为众多人信奉,为在华夏发展,其教义与孔圣人的主张进行融合,包括训诫弟子的办法,也沿用了孔子的大棒加荆条;

    后来佛教戒师为了使用方便……你也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孔圣人能‘举国门之关’的武力;

    所以他们把楸木削成两块长方形小木,一仰一俯,仰木在下稍大,用俯木敲击发声,就是最早的戒尺;

    儒、释两派的熏陶使之成灵,因最早传承于我,又是我族中楸木,便尊我为母;

    我儿叫介螭,是他故意用了谐音,还有,他觉得螭龙也是山林异气所生,又擅储水;

    我们这些木头年头越久越干燥,怕火,所以能灭火的螭就显得很有本事,也是这小子偷摸想表达不服老娘管教的意思!”

    介螭叫屈:“我不是……我没有……娘哎,不带这么冤枉人的!就是个名字而已,干嘛那么较真?

    以前我还说我叫‘勉’呢,那时候你咋不反对?”

    *注:“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出自翁同龢的一副对联。

    翁同龢: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冷知识:龢,这字读hé。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