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2礼部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82礼部行 (第2/3页)

他行了一礼才开口问道。

    今天过来后看到的,听到的有点古怪,居然没看到一个同年。

    “你还不知道?”

    严侍郎略微诧异,随后点点头,“也正常,我也是昨日才知道的,今科进士本来是不选馆的,朝考只是安排去处,昨日尹詹事上奏后,陛下单独把你点出来入翰林院庶吉士。”

    说到这里,严侍郎眼中满是羡慕之色,感叹道:“魏传胪的隆恩真是让人羡慕啊。”

    而此时的魏广德在听了严侍郎的话后,瞬间有点傻眼。

    自己什么时候和皇帝勾兑上了?

    这一科进士居然没有选馆的打算?

    自己成了今科唯一的庶吉士?

    魏广德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这话该怎么接?

    离开礼部衙门的时候,魏广德怀里多了一张条子,这是他去翰林院的文书。

    出了礼部衙门上了李三的马车,回九江会馆的一路上魏广德还在思考着这个事儿,皇帝怎么对自己这么好?

    纸包不知火,严家传过来消息的时候也说了,自己的名次是皇帝点的,严家清楚这点魏广德早晚会知道,所以并没有隐瞒什么。

    当然,严阁老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没有隐瞒,魏广德自然知道严家做了什么。

    可以说,没有严阁老的推动,自己的卷子肯定到不了皇帝眼前,自然提拔名次就变得不可能了。

    西红柿

    当时魏广德还以为是自己的文章做得好,可是现在看起来,似乎不是那么会事儿。

    就算文章入了皇帝的眼,可是为什么把他点进翰林院?

    好吧,因为被皇帝单独点出来,让严讷都羡慕,要知道他已经是进了入阁通道的人。

    确实,入不入阁,很大程度上是看皇帝的态度,可是魏广德满打满算就见过嘉靖皇帝两次,一次是殿试,一次是传胪大典,话都没说过一句。

    都说翰林院里的是储相,其实对于大量的翰林来说,能够最后走到那一步的毕竟是少数。

    翰林院入阁之路其实没几条,一般是在翰林院熬到侍读学士或是侍讲学士,这个时候就是一个关键节点,下一步是转迁詹事府还是太常寺,另外还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入部,进礼部还是其他部衙任右侍郎。

    一般来说,皇帝看中的人,会转迁到礼部右侍郎的位置上,然后考满升左侍郎,或转迁吏部左侍郎,入阁。

    这是一个标准程序,大多数被皇帝看中的阁臣都是走这条捷径。

    如果入部的时候进的是吏部,那么你就还有机会转礼部,但是如果是刑部、兵部这样的衙门,一般来说你和内阁就今生可能无缘了。

    毕竟内阁就那么几个位置,每次补选内阁阁臣,礼部尚书只是人选之一,同时和他竞争的还有太常寺、詹事府那些翰林学士们以及礼部、吏部的侍郎。

    而这些侍郎,也大多是由翰林院考满后出来的。

    因为这些人选背后往往都有翰林的标记,所以才有了费翰林不入内阁的说法。

    可以说,礼部就是翰林院在朝堂上的自留地,没有翰林院经历的是进不了礼部衙门的。

    魏广德前身就是小老百姓,自然对官场升迁是不甚了解。

    但是到了这一世,特别是上京来赶考后,魏广德就从夏可范等进士,在京九江商人和让张吉收集了不少之前官场升迁的信息进行研究,特别是知道自己是被嘉靖皇帝点为传胪后,自信心有点膨胀了,专门研究了内阁阁臣的来历。

    和过去魏广德想的完全不一样,明朝这个时期的内阁阁臣大多不是除礼部以外五部尚书中选出,而是出自詹事府、太常寺和礼部、吏部侍郎之中,而且这些人大多身上还挂着翰林学士的头衔。

    至于后世看到的某某内阁阁臣有礼部尚书、吏部尚书或者户部尚书衔,那其实是入阁以后皇帝给的加衔,用来提升品级用的。

    毕竟内阁阁臣就是大学士,而大学士品级是五品。

    也就是说,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大多都是礼部和吏部左右侍郎的位置直接入阁,而不是成为尚书后才入阁。

    相反,魏广德很明确的感觉到,似乎成为除礼部尚书外,其他五部的尚书似乎就没办法入阁了。

    之所以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