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陈六事疏》 (第3/3页)
张居正这份奏疏立马照搬全抄用上了,可是当今这位可不是正德。
魏广德有些可惜的摇摇头,张居正厉害啊,虽然可行,但不切实际,他不了解隆庆皇帝啊。
魏广德心里感叹一句,也有些理解他后来为什么那么严格要求朱翊钧了,估计是在小皇帝他老子这里没有捞到好,所以有些爱之深恨之切。
一下午的时间,魏广德别的事儿都没做,就是反复在阅读张居正这道《陈六事疏》,越看越觉得贴切,有道理。
而此时乾清宫里,隆庆皇帝也正在御览司礼监紧急送来的这道奏疏。
今日司礼监是陈洪值日,看到从内阁送来这一份奏疏,一开始他以为出了大事儿,毕竟内阁和司礼监奏疏传递都是有规矩的。
每日几次,每次是什么时辰,都有规制。
可今日这道奏疏送来就没有讲规矩。
对于重大奏疏,一般内阁阁臣会直接送到乾清宫交到皇帝手中,少有走司礼监这道程序的。
陈洪好奇之下,自己就把张居正的奏疏给看了遍,然后他就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了。
“嘿嘿,看来张叔大是取得了首辅和次辅大人支持呀,不然也不会这个时候送来。”
陈洪咂咂嘴,既然内阁已经表达出支持张居正的动作,他也不能和内阁对着干不是,反正也想没事儿呆在皇帝身边,说不好能固宠。
当即,陈洪就带着奏疏到了乾清宫里。
隆庆皇帝正在御花园里遛狗,听说陈洪送一份奏疏来宫里,先也是被吓了一跳。
算算时间,八月了,貌似北边和南边都可能发生大事,虽然奇怪怎么是陈洪送来,不过他还是快速回到宫中。
看完奏疏后,隆庆皇帝有些沉默。
张居正所奏六事都没错,按理来说,好像朝廷就应该这么做。
不过隆庆皇帝也知道,张居正只是提出方向,对六事的细节并未拟好,所以才请求下敕书到各衙门。
略作思考,隆庆皇帝也有了应对之法。
提笔,在奏疏上写道:“览卿奏,皆深切时务,具见谋国忠恳,该部院看议以闻。”
他并没有按照张居正所想,按照其中几条给部、院下旨办理,即便其中个别张居正已经提出思路,他也没有让部、院照办,而是让各衙门看、议,然后形成部议再交到他手上。
其实这个处理方式是比较合理的,虽然张居正提出的事项看似都合理,但毕竟涉及到实务,隆庆皇帝不知道朝堂各衙门在实际操办过程中是否会遇到麻烦。
把奏疏发送给部、院,让他们讨论后再上交决议,这样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他更清楚这六事的可操作性。
当然,若是没有人专门盯着这件事儿,讨论的时间长了,也可能就不了了之。
这其实也是明廷经常发生的事儿,有始无终。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多因为提出的观点很有道理,让人无法找到反驳之处,但是操作中会损害许多人利益,大家内心里其实反对,所以就想方设法拖延时间。
拖一拖,自然就没事儿了。
明廷衙门办事就是如此,长此以往,效率也愈发低效。
只不过在他这么处置后,朝廷六部和各院很长时间都没有回应,而隆庆皇帝玩乐其实也很忙,所以很快就把这事儿给忘到九霄云外。
因此在之后,许多人都以此为隆庆皇帝昏聩无能的证据。
隆庆皇帝爱游玩,爱螯山灯会,爱财富美女是真的,也爱把朝政大事推给内阁和司礼监去处理,而大部分决策都是基于内阁作出的票拟而定。
而也正是因为他这个“好”习惯,让隆庆朝的内阁阁臣们有能力按照自己心里所想,去重新规划心目中的大明朝。
只不过,他没有能够很好的处理好权臣之间的斗争。
张居正所提“六事”,虽谈不上是具体国策,却道出了明朝自“仁宣之治”后出现在明朝上层建筑内部的种种矛盾。
只不过,需要徐阶或者高拱这样的人去推动,而李春芳是不具备这个能力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