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16定额和降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816定额和降禄 (第3/3页)

没什么打紧的,关键是朝廷没有这笔银子。

    到时候人接受银钱换爵位,你银钱给不出来怎么办?

    随便想想就知道,魏广德那个思路更加不可行。

    “善贷,你这个想法应该是临时起意吧?原本你是怎么打算的?”

    张居正这时候开口问道。

    他可不相信魏广德没考虑过宗室问题,因为他也思考过解决办法,只不过没找到而已。

    既然今日在这里谈论,他当然希望多听听其他人的见解,就算不可行,也可以开阔眼界,或许就能想到可行之策。

    听到张居正的话,李春芳等人的目光也重新回到魏广德身上。

    他们也是打着类似的主意,想听听魏广德怎么说。

    魏广德环视一圈,最后还是下定决心,把自己原本考虑的东西说出来。

    大明朝宗室这个问题影响真的太大,不是他这只小蝴蝶就能扇动的,需要朝堂上下和勋贵取得一致,才有可能办好。

    “其实,我最初考虑解决宗室难题的办法,就是册封前明确各王府宗室能从所在省份列支多少禄米,其数也为永定额。

    册封之初,王府宗室人数较少,自然可以领到足额禄米,多余部分转缴户部。

    等宗室人数增加后,这笔支出无法完全满足成员禄米,则按照差额缩减。

    各王府宗室人越多,所能分得禄米越少,反之则越多。

    禄米不足部分,朝廷发宝钞补足。

    而那些已经册封的王府,则按照颁布旨意之时持玉牒人数,计算地方所能承担份额,得出一个定数,其他就如先前之言一样。”

    魏广德把自己原本的想法说了出来,其实也算是一个很新颖的办法,至少此前没有人提出过类似想法。

    至于用宝钞补足禄米,则是因为要迎合朝廷制度的缘故。

    不管怎么说,朝廷没有少宗室禄米。

    虽然魏广德觉得有必要正视大明的货币制度,像宝钞这样的废纸就该被废除,可在补充禄米差额上貌似还是残余价值。

    说完后,他就环视众人,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李春芳和陈以勤都是老神在在,面上并无太大波动,殷士谵则是在点头,张居正皱眉思索。

    “好了,我已经抛砖引玉,剩下就看各位大人高见。”

    魏广德笑笑说道。

    “定额之法可以讨论完善,比我原本想法强出甚多。”

    张居正就摇着头苦笑道:“吾原本考虑是降低禄米等级,加大折色来解决,禄米是参照官员俸禄而定。

    比如郡王之下的镇国将军岁禄等同于从一品官员俸禄,次之的辅国将军是从二品,以此类推,最低等级的奉国中尉岁禄等同从六品俸禄。

    至于折色,也和官员同。”

    张居正说完后,屋里所有人都是点头不已。

    需要说明的是,大明朝并非一开始就定下将军和中尉有禄米一说,而是在宣德朝才定下来的规矩。

    毕竟在宣宗之前,镇国将军有几个?

    朱元璋也只考虑到儿子和孙子辈的俸禄,根本没去考虑更多的子孙要发多少禄米。

    如果当初他就把制度定下来,或许老朱就会发现这一制度存在的弊端。

    只是宣德朝定下的制度,镇国将军岁禄千石,每降一等减二百石,这岁禄在高品级官员那里差距不算大,可到了从三品以下,这官员和宗室的收入差距就快速扩大,从六品奉国中尉岁禄就超过朝廷四品官员的俸禄。

    所以张居正提出按照朝廷官员的俸禄发放宗室禄米,其实也可以减少近半的支出。

    魏广德和张居正说出各自想法后,殷士谵也没什么更好的法子,陈以勤也是摇头。

    “定额和降禄这两个法子,大家下来可以再想想,我觉得倒是皆可行。”

    几个人说完后,李春芳才道:“只是这宗室转民籍一事,怕是很难通过。

    须知宣德朝定下制度,其一是宗室子孙被禁止出仕,其二则是王府婚姻不得除授京职。

    若是宗室转为民籍,则必然和这两条产生冲突,身份如何认定还需讨论。

    至于戚元佐的奏疏,大家看该怎么票拟?”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