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866内阁排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866内阁排序 (第1/3页)

    修河工,本应是工部出大头,缺额找户部,不过朱衡却是把主意打到漕运那边。

    明朝工部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坐派各地的工料折银以及竹木抽分收入,而兵部收入主要为在京官员的柴薪、直堂银,收储在兵部武库司,由兵部发放给在京官员,还有太仆寺收入主要为各地的俵马折银而来的马价银。

    这三个衙门的收入,每年其实也有数十万两之多,但因不受户部管理干涉,所以也从不对外披露。

    也就是到了万历中后期的时候,万历皇帝拼命从太仆寺常盈库中捞银子,前后尽然超过二千万两,由此其实也可知所谓明廷的“穷”,只是户部账面上没银子,但并不是真掏不出来,只不过是所“存”不当而已。

    当然,工部和兵部的进项虽然不少,可每年也要列支出去大部分,结余不多,而且各衙门向朝廷哭穷已经是惯例,所以陈以勤、殷士谵都对此不以为然。

    明朝自建立以来,对政府各衙门官职都是有明确的制度,实际上贯彻的是小政府主义。

    小政府主义,有时候也称为最小中央集权或最小政府,是一种主张在自由社会里,政府的大小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最小化—只要有能力保护每个人的自由、防范侵犯自由的行为即可,以此最大化每个人的自由。

    其实,从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和“民不举官不究”这些举措就可以看出来,朝廷到底是怎么维持的统治。

    也因此,明代中央政府追求的是“量入为出”,即以征收最少的赋税来维持中央政府的运转。

    所以有明一代,历年税赋总计的数额总是2500-3000石区间徘徊就显得很正常,即“原额主义”。

    这个时代也没有通过财政扩张支持经济发展的思想,明太祖朱元璋把天下赋税定到每个县,所以不管各地有多少土地,只要按照朱元璋定下来的税银解缴入部,他们征税的任务就算完成。

    各部的摊牌也是按照各地赋税分摊下去,所以收入一直都很稳定。

    去年收入多少,今年也应该差不多。

    长此以往,朝廷惰性滋生,遇到出大事需要出大工的时候,就只能向户部和其他衙门刮银子,而不是去考虑怎么增收。

    毕竟条条款款在那里,想要增加衙门的收入就意味着要增加税额,这就是“与民争利”,是被士大夫阶层唾弃的行为。

    “工部河工缺银子,可以考虑向户部请调,手就不要乱伸了,容易引来麻烦。”

    陈以勤看了眼魏广德,低声说道。

    魏广德当然明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钱找户部才是正解,这也是所有衙门都在做的事儿,当即就是点头称是。

    苏州应天巡抚行辕后堂,海瑞此时已经是一脸阴沉坐在书案后,他面前书案上摆放着一张从南京吏部转发的公文。

    此刻,他已经知道自己应天巡抚的任命到头了,朝廷委派的新任应天巡抚朱大器已经上路,不日就将抵达苏州,和他完成交接手续。

    然后,自己新的职位也定下来,是总督南京粮储御史,这边交接完他就要即刻赶赴南京交接。

    他这会儿心情不好,当然不是因为朝廷忽然对他的改任,而是对徐阶更加强烈的不满。

    原因很简单,这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徐阶和他书信里态度明显软化。

    之前,海瑞还以为是徐阶扛不住压力,想要和他谈和,大家有商有量解决此事。

    但是现在看来,自己被徐阶耍了,这根本就是缓兵之计。

    利用原本在朝堂上的关系,把他调走,新来的这位,想来也不会继续追究此事。

    “唉”

    此时的海瑞除了叹息,已经做不出其他动作向徐阶施压,因为公文的内容已经传遍了巡抚衙门,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自己即将调走,这个时候就算下手令让衙役进紫芝园抓人,怕是也会阳奉阴违,故意放走徐家子。

    “老爷,卷宗都已经整理好了。”

    这时候,师爷从门外进来,在书案前站定,躬身向他说道。

    “把衙门里其他的文书也都整理一遍,登记造册,便于到时候交接。”

    海瑞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