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针对 (第3/3页)
死大仇,何况这次把徐家搞的面子里子都丢光了,再大的火气也应该都发泄出来了。
到了晚上,张居正一个人坐在书房里还在默默思考着俞大猷这事儿,高拱为什么独独放过殷正茂?
想了很久,张居正才有了一些猜测,那就是殷正茂只是在江西任职时和魏广德有所接触,或许因为他不是江西人的缘故。
只是因为利益和魏广德绑定在一起,那当魏广德不能给他利益,而高拱可以给他的时候,或许殷正茂就会从魏广德身边离开,而转头高拱门下。
张居正可是记得,当初把两广军务的重担交到殷正茂手上时,高拱可是承受了不轻的舆论压力。
但是高拱担下来了,而殷正茂确实把古田叛乱处理的很快速,其处置事件的能力也让朝臣都称赞不已。
要知道这时候的两广可不像后世,这时期,两广范围内少数民族大量聚居,导致这些地方很多其实不服王化,叛乱此起彼伏,其中尤其是广西。
此时大明在广西的统治,其实还是颇为脆弱的。
广西一地,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只有少数汉人还主要集中居住在城镇里,所以朝廷与其说统治广西,不如说统治的是那些城市。
而城市外的土地,在前朝时就是由地方土司负责管理,这样的模式即便到了元朝也没有改变。
明朝自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处理,所以套用元朝的模式,给这些土司加官进爵的方式维持隶属关系。
而且,这类土司制度还是世袭制,无形中加强了土司在地方上的统治基础。
朝廷对土司的政策张弛,就是叛乱不断的根本原因。
其实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新中国建立,土司制度被从根本上瓦解才告彻底覆灭,因为新中国并不承认有高人一等的存在,不管是土司还是百姓都是平等的,世袭制度自然也不可能继续下去。
清朝时期最大的叛乱太平天国运动,其发源地就在广西,可见这地方的治安有多坏。
“看来,高新郑是打算收服殷正茂为他所用,所以才留下他。”
张居正嘴角挂出笑容。
高拱能不能达成心愿和他没关系,不过这样下来,等魏广德回朝,怕是和高拱的关系也不会多好,大家的关系可能也就是现在他和高拱的关系般,维持表面的安稳。
不过张居正其实最关心的还是,高拱下一个打算对付谁?
魏广德在外的党羽众多,之前想弄谭纶,谭纶自己跟儿递交辞呈跑回去养病去了,不愿回朝被高拱钳制。
想到这里,张居正忽然就想到了朱衡这位工部尚书。
其实之前没人对工部有兴趣,那是因为治水难题,不管谁坐上这个位置,都会面临这个棘手的难题。
不能治理好水患,漕运就会断绝,漕粮无法北运就会危及北方的安稳,彼时的工部尚书之位就是个火山口。
不过现在,朱衡貌似找到了解决漕粮运输的法子,走海路,那就只剩下治水一事。
治水,华夏千百年来的难题,就没办法解决。
一旦漕粮能安全抵达北方,貌似工部的担子就轻了一半,不知道高拱会不会对朱衡动手,安排自己人拿下工部。
张居正还在思索,但不管怎么说,高拱这些手段和他关系不大,他都能置身事外。
或许鹬蚌相争之下,他这个渔翁左右平衡还能得利。
在张居正还在书房里猜测高拱下一步动作的时候,高府书房里,高拱正对手下吩咐道:“给福建去信,务必拿到金科和朱珏二人给戚继光行贿的证据。”
“老爷,事儿都过去这么久,有些事儿除了空口白话怕是找不到证据。”
“侵吞军饷兵粮一事呢?”
“怕也很难找到证据,这么多年下来,就算有证据也都已经被处理掉了,人证怕是都找不齐。”
“这么说很难罢免戚继光的军职了。”
“此事很难把戚继光拉下水,不过常听说戚继光很大方,想来没少在军饷上动手脚,只要兵部愿意复查,还是有机会找到罪证。
此事可以为引,让兵部彻查戚继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