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026功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1026功成 (第1/3页)

    “此事,应该上奏,请陛下下旨,让锦衣卫彻查通倭之人,务必严惩不待。

    同时晓谕南洋水师,做好南下准备。

    听说,现在倭寇大多藏身于南海诸岛上,南洋水师此前多在近岸游走,也是该让他们出海历练历练了。”

    魏广德并没有沉默,虽然没有直接回答张居正的提议,但是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善贷说的是,可是现在朝议汹汹,都要求惩治俞大猷。

    他毕竟是南洋水师提督,护卫江南诸省责无旁贷。

    此次浙江再现倭寇侵扰,他多多少少还是有责任的,离开浙江北上前,没有布置好江南防务。”

    大阅类似于现代的阅兵仪式,皇帝要到郊外亲自阅兵,部队要有都督府负责调配,所有活动的相关内容均有礼部制定。

    作为参与此次运输大军和粮饷的将领,俞大猷的功劳还是有的。

    只不过此时的他们也知道,就算拼命也未必能为家人报仇,两边实力差距太大了。

    可真要因为俞大猷的一件小事儿和魏广德闹崩,以后他在内阁里做反派和自己打对台的话,也是麻烦。

    别的不说,以往他们对地方上一些豪绅大户网开一面,允许他们“适当”的“拖欠”一些赋税,其中不仅有利益在里面,更有安定地方的效果。

    随着人来到李成梁面前,当即半跪在地向李成梁禀报道。

    魏广德也听出来了,张居正看似好心,只是要申敕俞大猷,说不得其实还是想要换人,换上他张居正看好的人,接替俞大猷的职责。

    要收税,可地方上那些人已经习惯了交一半留一半的做法,一下子要全收,反而不习惯起来。

    若是整毛了,魏广德在政事上给他对着干,也是麻烦。

    比如王杲,姓喜塔腊氏,其本名为阿突罕,杲不过是明人音译的词,因自称汗,所以被冠以王姓。

    于是,地方上诉苦的奏疏一封接着一封递送到内阁,摆在张居正案头上,让他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所以,女真部族中成名的首领,许多都姓“王”,就是这么来的,其实大家根本没有一点关系。

    明廷在官方文书中一般将他的名字翻译为“王台”,因为“台”、“万”音近。

    如果是出征的部队活捉了地方的贼首,那要举行的典礼就是军礼里面的凯旋献俘仪式。

    在敌方降将投降之后,皇帝需要亲自到奉天门去,受降的人员要在午门之外跪拜,然后派使者把降表送给皇帝,然后宣制官带着皇帝的命令再到午门去宣旨,赐给投降的人官爵,然后才可以带着投降的人员进入大殿,然后见到皇帝再行四拜大礼,然后朝廷的文物百官还要行贺礼。

    否则,明军撤回去的时候,必然是不会带着这么多累赘上路的,肯定是砍了脑袋带回去表功。

    皇帝要亲自穿戴专门场合的武弁服,然后到奉天殿去,如果是受封大将军,则受封的人要到奉天殿的西边台阶上去,然后要前后叩拜四次,并且光领取了将军大印还不能拥有足够的带兵资格,还必须接受皇帝颁发的节鉞,然后拿着节鉞到午门外指挥一下部队,然后还需要武成王庙去亲自祭拜献礼祭拜完毕之后,方才可以出征。

    张居正未必是好心提醒,因为在他看来,此事魏广德去劝阻这帮科道,势必会让一些人对他的干预心生不满。

    到时候朝野上下必将流传他魏阁老偏袒门下的传言,对他的声望多少还是有影响的。

    要撤换将领,自然首先得报过错落实,先确定有了过失,之后稍微推波助澜,事儿就再无转圜余地了。

    俞大猷这次北上的目的,本来是为漕粮海运保驾护航的,只是恰逢其会,参与了运送蓟镇大军东渡的任务。

    只能说,他依旧迷信前世对这一时代名将的看法,而且他们也都是战争中走过来的,自然也值得信任。

    实际上,现在张居正自己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那就是他推出考成法以后,不仅是朝廷六部官员,下面督抚们反应也很是激烈。

    在很多人印象之中,好像觉得打仗和礼仪这两件事情根本不太可能联系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