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146户部改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146户部改革 (第2/3页)

引导大明走上这一步?”

    张居正这会儿盯着魏广德,一字一顿问道。

    “抢占重要位置,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最起码,在大明周边的藩国,不允许类似事件发生。”

    魏广德摇着头回答道,“从苏禄国的反应就可以看出,他们不是看不明白夷人的狼子野心,只是苦于没有实力对抗。

    而他们只能依附于我大明,渴望得到大明的庇护。

    这些,我们可以给他。

    但是,同时他们也得承担起对大明的责任,不是向他们要银子要资源,而是对完全开放大明市场,让我们的商人可以去他们那里做生意。

    朝廷通过收税,获得提供保护的银钱支持,他们也能得到心仪的大明商品。”

    实际上,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国际商业规则,都是地方统治者自己制定。

    不管来自何方的商人,都要接受当地统治者的各种规定。

    不仅要缴纳税赋,还要供应指定的商品,并不是说你随便卖商品,只考虑市场而不考虑其他。

    在一些宗教国家,有些商品就是不能销售的。

    有的,还会对通商口岸进行限制,外国商人只能在指定港口城市进行交易。

    这些,无疑都影响到商人的利益。

    因为限制越多,外国商人可能的获利空间就被限制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殖民地战争,一开始都是以开放通商口岸为理由发动的。

    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接触的商人多了,需求才会增加,他们的获利空间才能提升。

    大明现在有底气仅开放月港一地,并且对这里流通的商品征收重税,其实也是这种权利的体现。

    “大明不仅要重新回到南洋,重新掌控南大明海,还要进入西洋,到达永乐时期去过的所有地方,还要继续向外拓展商路,把大明的商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去。

    夷人商人都能不远万里来购买大明商品带回去销售,说明我大明商品在海外只会有更高的利润。

    商人逐利没有错,只要有更高的利润,他们应该会不辞辛苦送货上门的。”

    魏广德开了个冷玩笑,说道,“至于叔大兄先前所说,其实要丰盈国库很简单,不是一味加税。

    记得吾早前曾看过叔大兄所写《生财有大道》的文章,文中其实已经说了,无外乎开源节流。

    放在以前,开源很难,但是既然先帝已经开了海禁,自然就有了新的生财之道。

    户部也可以考虑和海商合作,参与其中获得利润。

    至于节流,叔大兄在文中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我也没什么其他想法。

    不过前些天给江西家中寄信,不想这几日竟然没有商人回去。”

    说到这里,魏广德看着张居正说道:“虽然我可以用朝廷驿站往家中送信,甚至派出家丁专门跑一趟。

    但此事,还是让我有了点其他想法。

    户部和兵部共同掌管朝廷的驿递,平时传递公文,迎接往里官员,战事传递战报消息。

    但平时,这些驿递其实并没有太多事儿可做,属实浪费。

    善贷觉得,完全可以制定一个章程出来,让驿递可以接受百姓书信传递的差事儿。

    县内一般不会有这样的需求,多是跨府甚至跨省传递书信。

    可按照距离远近,驿递收取一定的钱财,这笔银子自然就是冲抵朝廷在驿递上的花费。

    即可以说这是算开源,也可以认为是在为朝廷节流。”

    “嘶”

    听到魏广德的话,张居正抽了口气。

    说实话,魏广德的提议是张居正没想到的,因为驿站制度是从大明开国就开始执行的,已经近二百年历史。

    驿站制度也一直没人提出来需要改变什么,自然也被官员们自动忽视了,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益。

    但实际上兵部每年交给户部的账单,张居正也是知道,驿递每年的花销其实非常巨大,大到一般人很难想象的程度。

    三百万两的开支。

    后世有多少人知道,大明一年在驿站和急递铺等通信方面的投入会如此巨大。

    三百万两的支出,大头其实不是驿卒,而是在官员迎来送往,在驿递房屋修缮和马匹车架的添置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