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城的改变(1) (第2/3页)
承恩忙禀明道:“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不同的水泥品类。
天津、保定两府筹建的水泥产业,发展的都很不错,特别是天津,陈知州营建的天津新城,包括筹建的新港、驰道等诸多工程,皆是用水泥来进行的。
至于辽前、登来、东江镇等地,也都筹建起……”
水泥这一特殊产物的出现,看似是很不起眼的存在,不过却给大明带来全新的改变。
诸如大规模的驰道建设、水利建设等等,一旦能大规模使用水泥,所产生的影响是很大很大的。
崇祯皇帝想要提升生产力,就必须坚定不移的扶持各项产业,最好能掀起大规模的基础建设。
大明身处在小冰河时期,造成地方灾害频发,土地兼并严重,这破坏着大明原有的生产构架。
但是相对应的来讲,大明其实存在一个优势,只要能解决粮食危机的问题,那些破产的百姓群体,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就可以大规模的组织起来,在大明治下各地搞起基础建设,逐步调整旧有的生产构架。
“看来是时候跟卢象升他们,谈一谈基础建设的事情了。”崇祯皇帝双眼微眯,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北直隶境内,若是能组织起一批脱产的青壮,筹建驰道,兴建水利,那必然能改变很多啊。”
此时的崇祯皇帝还不知道,前去天津直隶州视察的卢象升,已经跟陈延生达成意愿,准备借着直隶巡抚府和直隶赈灾行署的名义,要筹建驰道,为日后北直隶的整体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老爷,若是这样的话,那粮食就是大问题。”
王承恩想了想,面露忧色道:“虽然直隶各处的皇庄,这几个月,储备了不少粮食,可想要……”
“。 _o_m (本章未完!)
第二百二十五章 京城的改变(1)
粮食没了,可以再购买。”
崇祯皇帝摆手说道:“民心若是没了,那是花多少银子,花多少粮食,都买不回来的。
现在北直隶境内,以士绅为首的群体,占据着大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