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青州之苦 (第3/3页)
卢道曾经在网上查过资料。
寿光县是如今山东省百强县,是全国蔬菜之乡。寿光县在唐代户部的记录上,也是“皆平田息壤,无悬崖陡壑之观”,整个县全部都是肥沃的平原,这在古代是最好的地区了。
在安史之乱前,寿光县一直都被认定为中县,也是大唐经济比较好的县。
可是没想到经过安史之乱,以及后期青州贼兵的摧残,曾经富裕的寿光县竟然是如此的惨状。
县城内十室九空,整个寿光县的衙门的官吏衙役,都在被贼兵攻破县城的后杀光了。
好在卢道前往寿光县的时候,也带走了十几个不想继续从军的兵,这些都是和卢道共患难的军中兄弟,也就随着卢道来寿光县上任。
有了这些兄弟的辅左,卢道很快重新整理出县衙。
县令已经死了,按照大唐的制度卢道这个县丞就是寿光县的一把手了。
卢道也曾经参加过前单位组织的扶贫工作,在偏僻的农村中做过两年村的工作。
他重新整理了县衙之后,就立刻找到寿光县内残存的老人,向他们搜集寿光县的情况。
在这些老人的口中,他又从县城内找了二十个身家清白的成年男子,授予他们吏员的身份。
如果不是寿光县衙的吏员都被杀光了,这些职位根本落不到这些普通人身上,他们对于卢道是感恩涕零。
卢道紧接着将他们派出去,清查整个寿光县的情况。
等到汇总之后,卢道倒吸一口气。
开元年定的标准,中县人口是三千户,唐代对于大家族相对宽松,并不勒令分户,一户平均有六口人。
以账面上的数据估算,不计算在大唐盛行的隐户黑户,三千户也就是一万八千人。
可是经过吏员们的统计和调查,寿光县如今只剩下两千多口,人口足足蒸发了九成!
什么叫乱世人命不如草,看看寿光县的情况就知道了。
青壮年要么被抓了当兵,要么就落草为寇,人口大量的减少,大量的土地荒废。
土地荒废造成更大的粮荒,从而更多人落草为寇,或者南下江淮逃难。
不过南下江淮逃荒的日子也不好过,听说在临淮城北部都是南下逃难的齐鲁百姓,他们和临淮本地百姓抢夺本来就不多的生存空间,常常发生大规模的械斗。
而这些逃难的百姓没钱没田,就算是渡过了淮河也只能投身当地豪强做隐户,在大唐做隐户的地位要比奴婢还要低,好歹奴婢的买卖也需要官府备桉,奴婢死亡也要向官府报备。
这些隐户不是朝廷丁册上的人口,就算是死了也不需要上报,处境比奴隶还要悲惨。
看到寿光县的老弱病残,卢道莫名产生了一种责任感,仿佛自己不是在玩游戏,而是在面对两千多真实的百姓。
一定要让寿光县的百姓生活好起来!卢道暗暗下了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