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金印何须教斗大(一) (第2/3页)
国理政之规范。听取各方意见,辨明真义,去芜存菁,最后才确定为律法,以为规范...为师如此说,你们明白了吗?”
李光一个激灵,抢先说道:“老师,你的意思是官家现在治政的方法是先大家合议,征求各方意见,把规范立下,然后遵照执行?”
“是的。”
刚才低着头思考一会的杨时,此时抬起头,悠然道。
“此前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统一思想,团结奋进’,当时觉得有些诧异。我朝党争,历来已久。从庆历变法,到熙宁变法,再到元祐更化,党争愈演愈烈,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这种情况下,谈什么‘统一思想,团结奋进’...”
“此前还以为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现在想来,却是我短视臆断了。以议为核心,确定好规范,然后在此框架里‘统一思想,团结奋进’。律法规范议好了,要是敢出尔反尔...我们的官家,可没有那么好说话。‘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程颐捋着胡须说道:“是的。今日佛门清邪扶正大会,官家亲临,有坐镇之意,也有居中仲裁之意。虽然这内部辩议,不尽完美,但总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邵伯温附和道:“不允许各持己见,会造成一意孤行,难平众意;允许各抒己见,则难免党同伐异,耽误国事。官家现在如此处事,想必是深思熟虑。先各抒己见,辩议真义,合订规范。然后再遵循照行,齐心协力。”
李光迟疑地说道:“如此一来就能避免党争?我看不见得吧?”
张绎眼睛转了转,笑道:“党争,肯定是避免不了的。只是官家如此,先小人后君子。明面上的争辩吵闹,在合议时大可为之。一旦定好规范,再闹意见,官家和众人皆可惩之。而且,依我愚见,官家种种行径,似乎在引导军民官庶适应一种新的治国方式。”
程颐抚掌说道:“思叔说得极是!官家种种行径,是在引导军民官庶适应一种新的治国方式,更重要的是,适应他所立的道!”
“官家所立的道?”众弟子大吃一惊,“老师,什么道?”
“法议而定,行而不怠。”程颐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