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八章 一川落日镕万金(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八章 一川落日镕万金(二) (第2/3页)



    “请张郡守直言。”韩池转头看了看众人,拱手说道。

    “诸位, 官家正旦大诰明白无误说过,当保天下百姓的财产不受侵犯。后续诸多律法政令也明言无误。各家只需来官署登记备桉各自的田地亩数,核算税赋基数,便可换发田契,传至子子孙孙无虞。”

    “且我朝不禁田地买卖,只要你们出到足够多的价钱,合法合理地买下田地,再依法纳赋税即可。如此优待,你们又何必执于蝇头小利呢?缴纳赋税,从三皇五帝、商周秦汉时就有的规矩。”

    清河崔家说道:“优待士族,自汉唐就有,且是我朝祖宗之法。”

    “优待士族?我朝还不够优待吗?贵家的七万五千亩田地,当真都是从汉唐时就传下来的吗?五代十国乱政时期,崔家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后来太祖太宗皇帝定鼎天下,念及崔家诗书传家,屡加恩赏,才有贵家七万五千亩田地。”

    百盟书

    “还有诸位各家,起初不过中等人家,都是先祖奋起,入执庙堂,得诸位先帝厚待,多加封赏,才有今日这良田跨州连县的盛况。如此优待,何等丰厚。诸位应当更加感念皇恩,报效朝廷。”

    张叔夜的话有些咄咄逼人,但是都在理上。

    诸位家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里都在各自打着小算盘。

    宋朝历代官家确实宽厚,尤其是对待诸位士子大儒。

    先是立国时那一拨,大把的田地分给诸家。而后只要中了进士,做了执相,良田不要钱一样犒赏下来,还福及子孙。

    家族子孙在乡里巧取豪夺、强买强卖,又偷逃税赋,官家和朝廷多半是睁只眼闭只眼。否则的话,怎么可能短短数十年,从中资之家一跃成为巨家。

    就是如此优待惯了,地方世家大户们才会如此得寸进尺,觉得朝廷清丈田地、完整赋税,就是要夺取他们的利益,完全忘记此前享受的巨大利益,只觉得朝廷亏待他们。

    “我等诸家,尽心尽力靖平地方、安抚百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朝廷为何如此凉薄...”平原袁家喃喃地说道。

    “靖平地方,安抚百姓,诸位,张某做过地方官,也看过秘书省的统计,各州县的桉子,十件有七件与地方世家大户有关,或欺男霸女,或巧取豪夺...这也叫靖平地方,安抚百姓?”张叔夜逐渐失去耐心,他知道,跟这些牵涉到切身利益的世家代表们讲道理,再多的口舌,也很难讲得通。

    不如按照官家所言,道理说服不了,就物理说服。

    张叔夜看着诸家代表,心里挑选着骇猴的那只鸡,赞皇李家的家主不满地说道:“我等诗书世家,子孙传嗣,开枝散叶,人丁当然要比一般百姓多,吃用当然也要比百姓家多。朝廷应当体谅我们,多于优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