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救世主”的回归 (第3/3页)
外界信息隔绝造成的认知区别,加尔文会对机械方舟的体量产生误解,在他看来理所应当。
与一般的帝国海军战舰和阿斯塔特修士们的战斗驳船不同,机械神教的战舰很少出现在帝国与异形和混沌的一线战场。
他们作为帝国双头鹰的一极,核心的价值从来都是对帝国武装序列的武器装备支援,以及一些帝国收服的行星世界在殖民初期的技术支持。
这些在帝国其他势力眼中的“技术宅”,除了极少的探索性质的外出以外,几乎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出现在帝国的各个疆域之中。
但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事实上机械神教的这些“技术宅”们绝对不缺少外出的理由,无论是对异形科技的研究还是某个失落的STC的回收,甚至于对某些区域特殊“特殊宇宙物理现象”的研究,都是他们乐于为之付出时间和经济成本的。
之所以不为人所知,不过是因为这些研究在多数时太过危险,在异形与异端之间反复横跳的机械神甫,自然会避免帝国其他部门的目光。
他们对帝国的法律的真实态度,远没有他们显现出来的那么尊敬。
这一点不需多提,只需要从火星护教军中那些来路不明的精锐机仆的就可见一斑。(有传言曾有战场上失踪的阿斯塔特被发现在改造完成机仆大军之中。)
而与他们低调但频繁的外出需求相适配的,就是他们从小到大,对应着帝国海军各个级别的战舰。
反正帝国战舰的建造技术本来就在他们的手中:海军有的他们都有,海军没有的,他们也有就是了。
而在这些以技术见长、以生产力作为武器,一言不合转身就爆兵的技术宅眼里,再没有比机械方舟这种移动的星际工厂更适合作为他们出行的母舰了。
是的,机械方舟。顾名思义,它首先是一艘搭载着机械神教的贤者们绝大多数的技术生产能力的大型工厂,承载着理论上可以单独建立一个世界体系能力与希望的方舟。而后,才是它作为战舰的功能。
这种大型舰船没有统一的规格,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它们按照各自建造世界背景的不同,大小不一。
从那艘著名的“希望号”一块大陆板块的遮天巨物,到加尔文眼前的这个30公里长短的“袖珍型方舟”,都在机械方舟这个词汇的解释范畴之内。
可有一样,再小的方舟也是方舟。
它上面搭载的工业体系最低也是有着复数以上的品类和完整的体系:从矿石加工到冶炼、铸造;从能源采集到提炼、回收。
完整的自我内循环,并在必要情况下成为一个临时的战争引擎;在资源充足的条件下,最少供应一个星系所需的中长期战争物资,是一座机械方舟的最低标准,也是加尔文面前这座太空城市的真实面目。
“它叫什么名字?”加尔文在康斯坦汀的解释下,明白了这座并非直接用作武器的巨兽的真正意义。
黑色的宇宙背景下这座机械之城上正灯火通明。
隔着冰冷黑暗的太空,加尔文无法听到锻炉与冶炼厂那永不休眠的锤打声,但仅仅是从那些高耸的废气管道里排泄出的烟尘,就让他欣喜地体会到这座城市中蓬勃的生命之力。
那是工业的力量,那是文明的力量。
有了它,加尔文就可以让脚下的星球脱离蒙昧;有了它,加尔文心里的一切计划就都成为了可能。
这是噩兆修会里神甫们当初在帝皇支持下独立于火星之后,当做看家宝贝的最后家当。也是康斯坦汀这次返回之后,为加尔文带来的最大的惊喜。
他有些激动地回过头向身边的康斯坦汀致以谢意,并再一次地向他询问这座城市的名字。“它叫什么?”
“圣·克斯里托号。”康斯坦汀若有所指地回应道。
PS:克里斯托,寓意纯洁的人,但生活中的简称克里斯,却有基督教中“救世主”、“主保人”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