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09、法儒争端,河西大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09、法儒争端,河西大义 (第2/3页)

 仁政也好,苛政也罢,谁能融入大争之世而强国富兵,谁便是正道,否则,便是空谈大道贻误天下,必将,为天下人所不齿!”

    “哈哈哈哈哈哈,一派胡言!”

    众人还没从元稹这番话里苏醒过来,憋了许久的邹子渠再也忍不住儒家一贯推崇的仁政被如此污蔑,怒笑斥责:

    “君贤臣恭,父慈子孝,母为犊刚,兄如手弟似足,黎民苍生,人心向善,这才是真正的天道。

    大禹覆灭,本就是你们这些信奉弱肉强食的乱臣贼子造成的,自己恶,便妄言天下人皆恶,回过头来抛开自己的罪责不谈,反倒为自己的恶行找说辞,苛政便是苛政,无论你如何包装,都改变不了。

    北地三州生灵,不过是迫于暴晋淫威,不得不屈从,你们这些制定苛政之人高高在上,享受着黎民苍生的供养,回过头来还要指责他们性恶,为自己的苛政套上法理,即便说的再冠冕堂皇,也无法改变,北地三州百姓,乃至天下各州百姓,对大晋的看法。

    诸葛元的性恶论,千年前就被夫子定为邪谈,他本人也被夫子逐出书院,一个儒门弃徒的奇谈怪论,也亏得你有胆量在此胡说八道,简直可笑!

    怪道孟荀两位院长曾言,法家,乱世之学也。”

    ……………………

    整个昭阳宫,已经成了邹子渠和元稹宣扬各自主张的场地,数千人的脑海中,满是两人的康慨陈词,绝大多数人的脸上,都浮现出思索之色。

    自大禹失鹿,十大圣地瓜分神州,已千余年。

    一千多年来,天下人无不期盼和平,无数主张应运而出,但能传承下来,经久不衰的,只有儒家,其中儒家又总分为三派,分别为:诸葛元的法治儒道、孟渠的忠君儒道、荀牧的为民儒道。

    三家虽师出同门,其主张却各有侧重,基本天下人都清楚,三家之争延续了也有数百年,至今也没有结果。

    邹子渠和元稹的争论,不可能有结果。

    在场人都清楚,他们自己也清楚。

    所以两人对视了许久之后,还是同时转头看向端坐上首的侯玉霄,眼神中带着一股很是明显的质询意味。

    明知道没有结果,但两人还是选择在这个场合争论,那是有原因的,侯玉霄的选择,或者说河西的选择,就是他们争执的原因。

    今天这场宴会是为了什么?

    就是大晋跟同盟,在争取河西。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以当两人将目光投向侯玉霄的时候,其余人也全都如此,整个昭阳宫数千人的目光,顿时都聚集在侯玉霄的身上。

    从两人争论开始,侯玉霄一直都是静坐养神的状态,无论是邹子渠还是元稹说话的时候,他的脸上都没有露出任何神色,此刻倏然被所有人注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装聋作哑了。

    “今日得闻两位大儒高论,侯某荣幸之至…”

    “侯家主,不必东拉西扯,我大晋雄师既已入河西,这场大战在所难免,你侯氏,想像新月神教那样置身事外,不可能,还是早做抉择为好!”

    “同盟对河西报的希望可不小,邹某衷心希望侯家主,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两人毫不客气的打断了侯玉霄,几乎已经把问题甩到他的脸上,言辞间满是威胁,似是把刚刚争辩的怒气,全都转移到了河西身上来。

    侯玉霄眉头勐蹙,脸上表情有些挣扎,谁都能看出他的内心,此刻定倍受煎熬,虽说有少部分人明白他的处境,心里有些同情。

    可幸灾乐祸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

    河西沦为战场已成定局,而侯氏的实力跟大晋和同盟又不在一个层次,无论倒向哪家,都必然会被逼上战场,成为炮灰,所以,无论怎么选这都是一场必死之局。

    明眼人都清楚,甚至他们还知道,侯玉霄心里肯定也知道,可知道又能怎么办,这就是入局又不能当棋手的悲哀。

    侯玉霄脸上缓缓露出一丝悲怆,慢慢站起身往前走了两步,他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先对着拓跋尊和荆天羽两人,躬身行了一礼,尔后声音里带着一股动容道:“此次,大晋与同盟将战场定在河西,我侯氏无力改变,如两位大儒所言,两方皆是为了天下太平,侯某亦不愿做这个阻挡太平到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