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天子的决胜之机 (第2/3页)
虽为大恒的根基之地,但事实上,大恒的宗藩体系,反倒是集中在刚收复平定不久的南方,如缅甸,琉球等等,几乎是完全继承了前明在南方的诸多藩国。
但在北方,由于大恒对北疆之外的虎视眈眈,不管是蒙古,还是西北藏地的四大部,乃至辽省周边数不尽的小部落,皆与大恒的宗藩体系没有半点关联,甚至,对大恒,也都保持着极度的敌视。
故而,官方层面的来往,近乎为零,当然,除了战争以外。
这也是自古以来的常态,但大恒,却也早已开始试着在北方建立起另一种独特的秩序体系。
即……同化!
就如北疆向河套之地侵蚀经营,西北向藏地侵蚀经营一般,开山修路,畅通联络,迁徙灾区汉民,减少天灾之下的负担,同时增强开拓之地掌控力。
再以军力震慑,对当地异族实施绞抚并存之策,顺者昌,逆者亡,留下顺从者,与汉民共存。
同时毁其史,灭其文,再择官员学子行教化,进行潜移默化的同化。
这一切,相比较在云贵之地的束手束脚,在北疆以及西北,自然是肆意得多。
当然,同化的最根本要素,便是耕地,只要能够种地,那汉民就能扎根,能扎根,那只要军力能够保证汉民的扎根生存,同化,最难的一点,就便已达成。
显而易见,这个同化,局限极大!
最根本的要素,便是可供耕种的土地,而这一点,目前侵蚀经营的河套地区,以及西北藏地,大恒的步子迈得小,且靠近大恒疆域,这些地方,可供耕种的也不在少数,这个策略,自然有效。
但不管是浩瀚草原,还是西北藏地,距离大恒疆域越远,可供耕种之地,就越少。
《诸界第一因》
甚至,绝大部分地方,都不适合农耕属性的存在。
不适合农耕属性存在,那就意味着汉民根本无法保持本身文化属性存在,强行迁徙,最大的可能就是被异族同化。
这也是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