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林丹汗的请赏 (第2/3页)
两银子让兵仗局招募更多的工匠,甚至将一些卫所的工匠也征调过来。
此时兵仗局的工匠已经超过六千人,每个月燧发枪的产量可以达到一千五百支以上。
当然,这些工匠不可能全部都去打造燧发枪,长枪、战刀、弓箭这些冷兵器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还有盔甲也非常重要。
但是这些装备也非常费钱,特别是重甲,随便一套就要好几十两银子。
果然,一支精良的军队都是用钱堆出来的。所以再多的钱,花起来也是很快的。
这不,又有人看到朝廷有钱了,主动向天启索赏,不过这次不是军中将官或哪个地方官,竟然是蒙古人,而且是西迁至蒙古右翼的林丹汗所率领的察哈尔部。
虽然同是蒙古部落,但此时的蒙古早已经不是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整个蒙古都已分崩离析,分成了很多部落。
这些部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自然少不了各种矛盾和纷争,互相征伐不断。
林丹汗西迁,一方面是为了避开后金的锋芒,另一方面就是想趁蒙古右翼力量薄弱之机,将其吞并。
毕竟是血脉纯正的黄金家族出身,察哈尔部在蒙古诸部中的实力也非常强劲,所以蒙古右翼根本不是对手,林丹汗也顺势站稳了脚跟。
但是西迁和近半年的征伐,让察哈尔部所耗甚大,于是林丹汗便想尽快继承原本属于蒙古右翼的“市赏”,这也是他此次西迁蒙古右翼的重要目的之一。
所谓市赏,是大明与蒙古达达成的一项制度,主要是由朝贡、互市和岁赐三种方式组成。
其中,以朝贡为主,就是蒙古人朝贡,大明以赏赐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从明成祖永乐年间就开始了。
当时大明国力昌盛,为了维护“天朝上国”的地位,大明在赏赐方面都是非常丰厚的。
一直到大明中朝时,蒙古地区畜牧业和人口增长迅速,这种朝贡方式根本无法消化蒙古部落的产出,所以蒙古人便想要扩大双方的贸易,加大互市。
如果得不到满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