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章 诗中的三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4章 诗中的三峡 (第2/3页)

宫,至今云雨暗丹枫。

    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唐•李商隐《过楚宫》

    巴江猿啸苦,响入客舟中。

    孤枕破残梦,三声随晓风。

    连云波淡淡,和雾雨蒙蒙。

    巫峡去家远,不惜魂断空。

    唐•吴商浩《巫峡听猿》

    楚驿独闲坐,山村秋暮天。

    数峰横夕照,一笛起江船。

    遗恨须言命,翼心渐学禅。

    迟迟未回首,深谷暗寒烟。

    宋•寇准《巴东县秋日远望》

    归国风烟古,新凉瘴疠清。

    片云将客梦,微月照江声。

    细语悲秋赋,遥怜出塞情。

    荒山余阀阅,儿女檀嘉名。

    宋•范成大《夜泊江舟》

    历历青山远更围,萧萧红叶晚争飞。

    一天暮雨来巫峡,万里寒潮到秭归。

    郢路苍茫衰草遍,楚宫芜没昔人非。

    滩声半夜堪头白,况复天涯未授衣。

    清•王士慎《归舟书感》

    随手拈来的五首诗,两唐、两宋、一清,诗人的身份,既有宰相,亦有布衣。时代、地位等外在的因素虽有天壤之别,但同怀的那一颗诗心,却都是一样的鲜活。触景生情,借物抒怀,三峡的景物,无论是微观还是宏观的,都成为他们命运的生动写照。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唐代女诗人薛涛写的一首《谒巫山庙》:

    乱猿啼处访高唐,路入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犹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巫山神女,这大概是三峡中最为美丽动人的神话了,在宋玉的《神女赋》中,这位神女曾向楚襄王自荐枕席,极尽云雨之欢。从此,巫山云雨,成为了人世间男欢女爱的代名词,巫山神女,也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爱情女神。薛涛,这位歌妓出身的才女,从神女的传说联想到自身的遭遇,便生发出“春来空斗画眉长”的悲切唏嘘。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薛涛感到苍茫人世,难逢知己。怀着无人知晓的孤独情爱,在巫山庙前,她所听到的,只能是“水声犹是哭襄王”了。

    古代女诗人中,入三峡而留下了诗章的,大概只有薛涛一人了。但是,男诗人过巫峡而想与神女相逢的,却不在少数,像陆龟蒙的《过巫峡》:

    巫峡七百里,巫山十二重。

    年年自云雨,环佩竟谁逢。

    神话毕竟是神话,云雨巫山年年在,只是神女一去不复返了。

    巫峡中的巫山,有十二峰。神女峰是其中的一座。它山形奇峻,峰巅伫立一狭长岩石,远看似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神女的故事,便是由它衍生而来。

    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月,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涧,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清秋见楚宫。

    唐•李端《巫山高》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起,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唐•李白《宿巫山下》

    三峡中,留诗最多的是巫峡,其次是归州,即今天的秭归。这是因为巫峡中有神女,归州是屈原的故里。还有一个特点,即写巫山神女的诗中,多半都有猿声出现。上面两首,皆写到了猿声。神女是美丽的传奇,猿声是苍郁的野趣。同平庸的人间生活相比,它们都含了一点凄凉。因此也就能特别打动饱受磨难的诗人的心了。实际上,神女与猿声,已成为了诗人出尘生活的对应。诗人们亲近三峡而写出这么多苍凉的诗句,多是人到中年,对人世有了深刻的体验之后。实际上,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条奔腾不息的三峡。自然的三峡,我们可以截流,但生命中的三峡,却是不能做这样蠢事的。我们被眼花潦乱的现代生活折磨得透不过气来,总得在心中,给爱情至上的神女,给唤醒人们回归自然的猿声,留下一个位置吧。

    三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依赖于工业科技,电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了给向现代化迈进的中国提供更多的电能,三峡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基地。在一个水电专家听来,三峡的涛声都是电能的呼啸。可是,在一个诗人看来,三峡的涛声永远是夺人心魄的生命的激流。

    西南万壑注,劲敌两崖开。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削成当白帝,空曲隐阳台。

    疏凿功虽美,陶钧力大哉!

    唐•杜甫《瞿塘怀古》

    这是三峡的最好的赞美诗。中国没有任何一段江流可以和三峡匹敌。有其江流迅猛者,没有其长;有其长者,没有其气势;有其气势者,没有画廊一般的两岸,有如此之两岸者,没有其曲折、雄峻……。

    可是,这样一段江流,马上就要失去了。

    站在三峡新坝的工地上,我在想,我们失去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的生活已日益资本化、工业化、模式化。这是一个无法培植艺术个性的时代,更不用说艺术人生了。可是,历代讴歌三峡的诗人们,不管经受多么大的苦难,他们所追求的,无一不是艺术人生。

    在三峡这首汹涌澎湃的史诗中,有时候,我们也能听到一些抒情的小夜曲。

    暂借清溪伴钓翁,沙边微雨湿孤篷。

    从今诗在巴东县,不属灞桥风雪中。

    宋•陆游《巴东遇小雨》

    三峡两岸山中,有无数条美丽的溪水注入长江。最有名的,当数昭君浣纱的香溪了。西陵峡中的香溪,有昭君故里堡坪村。关于昭君,苏东坡是这样写的:

    昭君本楚人,艳色照江水。

    楚人不敢娶,谓是汉妃子。

    谁知去乡国,万里为胡鬼。

    人言生女作门楣,昭君当时忧色衰。

    古来人世尽如此,反复纵横安可知。

    这是一首杂言诗,作者从昭君的命运感叹人世的坎坷。王昭君——这个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明妃,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永远的美丽,永远的芬芳。古人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三峡灵气该滋养了多少闻名于世的风流人物。

    每年春天,桃花灼灼之时,香溪河中就游动着一种新奇美丽的桃花鱼。洁白、淡红,像千万瓣桃花洒满河中,岸上桃花水中鱼,走到这里,你分不清哪是桃花哪是鱼。

    跑到三峡来暂作钓翁的陆游,钓的不知是不是这种桃花鱼。设想一下,霏霏微雨之中,将飘泊的孤舟系在软软的沙滩上,然后披一袭蓑衣,就着摇船汉子的酣声,抛出长长的钓丝。不知不觉,一天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