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四章《乡》 (第2/3页)

的一件事,脑缺素材、心无情绪,总是需要反复搜索枯肠勉强拼凑几百字交差,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辩证角度去看,源于学生时期的厚积,无数次“为赋新词强说愁”,方可在日后写作时的薄发,方能在有需要时派上用场,诗人贺知章也应是如此,在情绪来时即兴创作出这篇佳作。

    《回乡偶书》第一首是众所知周的诗篇,其第二首并不为人所熟悉,首句“离别家乡岁月多”与第一首的首句,想要表达的内容一致,是对其多年在异乡不同的表述,重复这个表述说明,作者在此两首偶书的感慨之情皆源于常年背井离乡。接下来顺势写到“近来人事半消磨”,透过贺知章履历可知,在年少离乡和老年荣归之间,长达半个世纪之多,然而人至暮年凄凉居多,尽管鬓毛哀的他是致仕荣归故里,在“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的现实下,感慨时光易逝人事消磨,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老年人的悲哀只有身在其中方能领会。第三、四两句“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则是笔墨荡开,诗人从人事变迁、世事沧桑转到自然之景的描写,尽管阔别家乡门前的镜湖几十年,而湖中的春天色彩却一如既往,通过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道出他内心物是人非的感触,凸显作者对昔日的人事变迁巨大的深度感慨。

    在古代的官制体系下,厕身庙堂的大臣致仕后,多数会选择荣归故里或选择曾经任职的地方安享晚年,贺知章选择告老还乡,老态龙钟的贺知章,因儿童询问何处来泛起的内心涟漪,看着一成不变的门前湖景,想起自己鬓毛哀的样子,心中自是感慨无限,遂造就了这两首偶书,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偶然的成书诠释出作者朴实无华的自然感情,物是人非、沧桑变迁的人情在此诗中表现的即深刻又有内涵。北宋词人苏轼泛舟经过颍州时,想起和不遗余力奖掖自己的恩师欧阳修同游颍州西湖的场景,故地重游时恩师已逝去多年,不经感慨万分,悲叹人生无常,于是在词中写到“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词中的“惟有西湖波底月”与贺知章“惟有门前镜湖水”具有相似性,同样借自然永恒之景,衬托他们涌上心头的物是人非之感慨。

    传说秦汉时期,西楚霸王攻破咸阳城后说道,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后来演化为成语“衣锦还乡”,也即古人认为富贵后应高调回乡,荣耀乡里,光宗耀祖,并回馈养育自己的家乡。衣锦还乡也好,荣归故里也罢,哪怕是身不由己不能归乡,能跻身庙堂高位的人,多会为家乡经济发展施加影响力,今日最为显而易见的表现是为家乡争取大工程项目,或在大基建项目上关照乡里等。还乡应是一件开心的事情,诗人杜甫准备回乡时,硬是高歌一曲“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不过对于身无半寸功的人来说,还乡同时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甚至只能偷偷摸摸的回,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也是悄无声息的回家。唐代诗人宋之问即将回到家乡时,内心激动又担心,写下动情名篇《渡汉江》深刻描绘出回乡的矛盾心理,或许能引起那些想家而不好意思回或是不得回的人共鸣之情。

    《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的作者宋之问,据历史记载,很多事迹是很不光彩的,故许多读者未必知晓这位诗人,不过其动容的诗情表达深得读者的喜欢,不以人品论诗品,更何况历史的记载多以成败论英雄,不可全信,然而他的这首诗所展现的情味非同一般,是表达人之乡情的上乘之作。这首诗前两句“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是讲到作者流放到岭南后,与家乡亲人断了音信,熬过了一个冬天又经历一个春天,后两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指向家乡靠近时,心里越是担心害怕,不敢向那边过来的人打听。这首诗的精髓之笔是“近乡情更怯”,尤其是“怯”字用的绝妙,这个字将作者久别还乡,即将到家激动而又担心害怕的心理诠释的恰到好处,语短情长,反映出他的真情,将贬谪之人还乡前的复杂心事,写得逼真绝妙。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传言是其外甥刘希夷的作品,然而宋之问为了得到这两句经典,竟然命令家奴弄死了外甥,这个故事真假不得而知,不过这个传言流传甚广,也算是与宋之问有点瓜葛。其次,宋之问另有一首佳作《明河篇》亦可一读,诗中写到“明河可望不可亲”,这句诗的结构特点像我们的俗语“机遇可遇不可求”,寓意有些事情是需要遵循命运安排的,不是追求就能得到的,犹如能否得到老板的青睐、领导的奖掖、他人的偏爱,都是“可望不可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