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章 开启民智,动摇皇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章 开启民智,动摇皇权! (第2/3页)

、汝贞、子实,还有吕公公,就以“俗”字视我即可。

    我不高尚,陈家更不高尚。”

    这番话。

    满是名、利。

    却充斥着真诚之意。

    不止张居正更加惭愧了,高拱几人心中也泛起了几分惭愧。

    今日的内阁,不似过去的内阁。

    在利益排序上,不再是自身利益、家族利益、文官集团利益、圣上利益、朝廷利益,百姓利益不重要,这样的次序。

    而是自身利益、家族利益、圣上利益、文官集团利益、朝廷利益、百姓利益的次序。

    百姓利益在阁老们心中,虽有提升,但提升十分有限。

    陈以勤、陈家,口口声声是为名、利做事。

    反观他们这些口口声声是“百姓”做事,不计名利的人。

    谁是真正的高尚,谁是真正的庸俗,一目了然。

    高拱继续研着磨。

    张居正重新拿起了狼毫笔,肃穆望着陈以勤,问道:“敢问贵族族老何名?”

    “陈平,字安民。”

    “何等功名?”

    “举人。”

    “可有著书立说?或授学于人?”

    “无有著书立说,家族设有书院,没有禁忌,不问出身,凡有渴求学问者,皆可入学求教,平族老,便是其中讲授《四书》的师长。”

    张居正边问边写,李春芳在念,道:“南充陈氏墓志铭,君讳平,字安民。

    四川顺庆人,办学历十世,功成举人,无意仕途,而意桃李芬芳,君在日……”

    张居正连写八篇墓志铭,也对陈家有了更深的了解,陈家没有门生故吏遍朝廷,但却做到了桃李满天下。

    四川顺庆府附近的功名者,基本都求学过陈家学院,寻求陈家族老解疑答惑。

    陈家不富,然以学问济天下。

    书成。

    陈以勤命人带着传国玺和墓志铭去了驿站交给族老,转述族老,务必在新年正月初一之前,要完成对玉玺做旧。

    这是嘉靖四十年的内阁,要在嘉靖四十一年第一日对圣上的献礼。

    不容有失。

    聊完了正事,张居正便招呼几人重新落座,亲自为火炉、火鼎添了些檀香木,让火烧旺些。陈以勤许久未回内阁,桌案虽清洁,但与习惯不同,下意识地摆了几样事物的位置。

    高拱望着他,好奇问道:“逸甫。”

    “次相请讲。”

    “出阁一趟,于民间疾苦可有感悟?”

    “还真有。”

    “是什么?”

    陈以勤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缓声道:“民智未开。”

    京畿。

    可谓是天子脚下。

    但陈以勤走遍了四府之地,所见之民,绝大多数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他经常见到,适龄孩童不在书堂就读,而在乡田、小溪追逐打闹。

    作为顶级大族出身的陈以勤,在最初为百姓讲解清丈、均地,国策的意义时,可是费尽口舌。

    哪怕到了今天,大明朝的百姓也不是理解了国策再去执行国策,而是知道了国策的好处愿意去服从国策。

    如果说朝廷的水,表面是清澈的,深层是乌黑的。

    那民间的水,表面是混沌的,深层却是清澈的。

    但就是那表面的混沌,掩盖了古今无数百姓智慧的光芒。

    “逸甫这话,不是为了践行上古世家之路吧?”李春芳打趣道。

    华夏世家。

    最早可以追溯到夏朝的“涂山之会”。

    禹建都阳翟后,召集夏和夷的部落首领于涂山,共议天命。

    在夏禹的“拳头”和“恩施”下,夏、夷诸部众多邦国和部落的首领选择了臣服。

    夏禹解除了所有邦国和部落的武装,遵照约定,将原来的众多部落首领,大都转化成世袭贵族。

    而这些世袭贵族,便是世家的前身。

    在郊祀之礼,夏禹赋予了世家崇高无上的地位,享万民供奉。

    夏禹也将自己和家族归入了世家之列,天下受之于舜,将来亦必定传之贤人,决不私之一家一姓,以副列圣授受之意:

    “兹查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