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三百七十八章 伪装成辅助驾驶的自动驾驶 (第1/3页)
自从智云集团在11年夏天的时候,率先在S11手机上搭载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语音助手,进而引起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浪潮以来。
至今已经过去了五年半。
然而,智云集团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应用上,却是不怎么亲民……唯一和普通人接触比较多的就是语音助手了,但是这个语音助手只是常规意义上的人机交互模型,适用范围有局限。
智云集团在过去几年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上,实际上主要用于工业领域以及国防领域还有科研领域。
而民用领域里,智云集团主要是搞自动驾驶以及机器人项目,然后还是有些软件领域的应用,如语音助手之类的。
但是自动驾驶的技术应用是海蓝汽车,机器人技术是通用机器人YunRobot,而这两个产品的都是属于比较贵的产品,对于大部分群体而言是买不起,用不起的。
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智云集团在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上研发持续突破,同时是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进步,算力成本也越来越低,数据模型的训练成本持续下降。
徐申学认为大规模推广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时机已经初步成熟了。
而除了后续向市场推出生成式AI,并对若干AI模型进行开源,刺激,引导其他高科技企业进军AI领域,方便卖AI芯片外。
徐申学也准备在智云集团里,加速人工智能民用硬件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机器人方面已经正在搞了,第一代通用机器人YunRobot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有望在第一个完整销售年里获得四十万台的全球年销量,其中双足型号的销量占比达到百分之六十以上。
为此,智云集团正在和威酷实业方面进行紧密合作,扩充人工智能机器人的产线。
负责供应链业务的顾之明道:“我们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和威酷实业方面,达成了新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威酷实业将会在深城基地里新建设两条机器人产线。”
“其中的第二产线,将会在四月份分陆续投产,主要生产现有的高端型号,两条产线一起,足以让我们的高端型号的机器人产能扩充到五十万台每年!”
“第三产线,将会在今年秋天投产,这条产线是预计用于生产研发中心的中端机器人型号,设计产能达到三十万台每年。”
“同时我们也和比亚迪方面达成了新的战略合作协议,比亚迪也将会准备投资建设新产线,新产线预计将会在明年春投产,预计产能会有四十万台,这部分产能也会用于中端机器人的生产!”
“我们初步的规划是在未来的一年内,把我们机器人的产能提升到一百二十万台每年,其中高端型号产能达到五十万台,中端型号产能达到七十万台!”
“这个产能,是根据机器人项目团队的研发计划以及销售计划而制定的!”
此时,已经升任集团副总裁,智云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唐全勇道:“我们准备在今年冬天的时候,正式发布简配版本的通用机器人型号,这种机器人的价格将会进一步下探到大概十五万元的程度,进一步扩充市场容量,让更多的人买得起!”
“同时,今年的冬季发布会里,我们也将会发布第二代的高端机器人型号,进一步加强性能,乃至搭载十纳米工艺的EYQ4芯片、ZY34芯片以及ZY35芯片,价格维持体系还是维持在三十万和四十万这两个级别,同时到时候将会对现有的第一代机器人进行降价,把价格降低到二十五万到三十五万之间。”
“按照我们和市场部门的同事们的推算,通过发布新的旗舰型号维持技术推进,品牌价值以及讨论热度,同时对上一代产品进行降价,并推出简配中端型号,这将会刺激市场的热度,并通过降价扩充市场容量,明年我们的机器人销量有可能获得翻倍增长,达到百万台以上的销量!”
“根据这个预测,我们对产能进行了扩充!”
“不过因为采取降价促销的措施,同时大幅度扩产的庞大产线投入,我们的机器人产品今年以及明年的营收虽然会大幅度增长,但是硬件毛利润还是会维持一个比较低的水准,同时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加,项目将会持续亏损!”
唐全勇看了看徐申学,然后道:“我们预计,今年项目将会迎来大约三十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其中大部分亏损都是由于产线建设以及机器人研发成本而带来。”
徐申学道:“开阔市场时期,不用考虑一时的得失,先把技术做好,再把市场做起来。”
“只要产销量做起来,利用更多的产能把平均研发以及制造成本拉下来,后头的事情就好做了!”
“现在的三十亿美元亏损,我们亏得起!”
其实机器人项目目前已经算是获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功,如果换成一些资金量不怎么充足的企业,可能就会守着高价继续卖,一台机器人继续卖三四十万,甚至推出更高端的型号,拉高均价,拉高毛利率。
毕竟这可是没有竞争对手的行业……机器人想要卖多少钱就是他们自己一句话的事。
只要他们愿意,立马就能够来一个扭亏为盈,甚至年盈利达到几十亿美元的级别。
但是,这种方式在智云集团的管理层看来是不可取的!
因为智云集团要的不仅仅是几十亿美元的利润,他们要的是至少几百亿美元甚至上千亿美元的利润……人家野心大着呢。
所以,智云集团宁愿现在亏一些,继续把价格拉低,然后扩大市场容量,争取把主流中端机器人的价格做到大概十万元左右的价格,再用高端,中端以及低端,把售价覆盖五六万到三四十万。。
确保有钱人可以买到贵的高端产品,但是也能够让普通人买到便宜实惠的产品。
试想一下,智云的机器人把主流中端的机器人价格,做到十万左右的价格……那么全球范围内会有多少人买得起?年销量会有多少?
按照市场部门的预估,这至少是两千万台销量级别的市场,以营收计算,往少了说都能达到两千亿美元的硬件营收。
并且如此庞大的产销量下,研发成本以及产线投资成本将会被压缩到一个非常极限的程度,进而大幅度提升利润,有可能光靠卖硬件估计一年都能赚个两三百亿美元。
同时两千万台的销量下,累计几年下来,市面上的机器人存量可能就会达到上亿台……而智云机器人采取的是硬件和功能双重付费模式,用户为机器人付费开启额外的高级模式的话,根据不同的功能,需要额外再支付每个月少则一两百,多则数千元的费用。
这将会带来庞大的软件收入……按照一台机器人的软件收入平均是每个月三百块来计算,一年就是三千六元。
一亿台机器人,那就是三千六百亿,折合美元将会达到五百多亿美元……而这五百亿美元的营收,不会带来额外的成本支出……因为高级模式的训练开发成本其实是固定的,为一台机器人研发一个高级模式要十亿美元,那么为一万台,一千万台,甚至一亿台机器人研发一个高级模式,同样也只需要十亿美元的成本。
成本固定,自然是卖的越多越赚钱!
最关键的是,这五百多亿美元的付费功能收入,可是每年都有的……就跟躺在金山里赚钱一样!
虽然为了持续维持吸引力,让更多的用户订阅,智云机器人有限公司这边,也需要持续改进,研发更好的算法以及训练更好的模型,付出必要的研发成本。
但是这一款业务不管怎么说,那都是额外赚的,并且毛利率会非常的高!
由此为机器人业务带来整体上的高利润!
相对于一年卖个几十万台,然后赚几十亿美元利润。
智云集团更倾向于每年卖出去一两千万台,然后每年狂赚大几百亿美元利润。
现在的降价,不代表智云集团放弃了高毛利的经营原则,相反,这只是智云集团为了未来的高毛利而做出的暂时牺牲。
属于前期市场开发,技术研发的成本投入。
所以,徐申学对于今年的机器人项目的持续亏损,不以为意。
还是那句话,区区三十亿美元,亏得起……反正之前都已经投进去好几十个亿了,现在再加三十亿,甚至明年继续亏损,智云集团都顶得住,完全可以熬到大规模铺开,然后丰收的时候。
当然,也只有智云集团这种不差钱,同时又技术强悍的跨国巨头企业才能这么玩了……
智云集团敢玩这一套的前期是有钱又有技术……而有钱都不算重要,前期一两百亿美元乃至更多的投入,看似很多但是对于一些跨国巨头而言也不算什么,说拿出来也就拿出来了。
问题是,他们并没有太大的把握能够快速把成本降低下来。
机器人的成本下降,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难度非常大的,并不是单纯的扩大产量就行。
扩大产能的同时,还伴随着大量的新技术应用。
要不然,盲目的扩大产能就是卖一台亏一台,卖的越多亏损的越多,最后直接把整个企业给拖死。
但是智云集团有这个把握!
不仅仅在机器人领域如此,而在智能汽车领域里同样如此!
————————
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海蓝汽车,从一开始的纯高端汽车逐步发展,现在已经推出了主打三十多万价位的中端轿车,并且海蓝汽车方面还准备继续把价格往下拉低,争取近期把智能电动车的价格拉低到二十多万左右,进一步扩充市场容量,扩大产销量。
而这,同样少不了在技术上的支持!
不过智云集团方面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只局限于智能驾驶方案供应商的地步,并不亲自做汽车。
目前智云集团在汽车领域的合作对象,乃是海蓝汽车。
虽然这两家公司都是徐申学的产业,但是彼此区别还是比较大的,智云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股东众多,并不是徐申学的私人独资企业,因此很多事情上也需要考虑到其他股东的利益。
海蓝汽车那边,为了持续独占智云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管理层已经准备引入智云集团为战略投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