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31章 (第1/3页)

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与美国的现实政治、美国的对华政策关系不大,也自然成不了研究的重点。

      那么,美国研究现代中国的重点是什么呢?

      必须指出,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对外的中心一直在欧洲,从不把亚洲当回事。实际上,到二次大战为止,美国对现代中国根本谈不上有什么认真的研究,也无所谓重点不重点。

      但珍珠港事件和日本对美国的开战,让一向以欧洲为中心的美国人感到震惊。作为对日作战的盟国,美国这才与中国建立了较多的联系。但这时美国并顾不上研究中国当代社会, 而大多通过美国在华的教会人士、军人、记者和少数旅美华人的零星片断的印象和介绍,来了解中国。如女作家赛珍珠和记者斯诺,对中国有很不相同的描述。旅美中国作家林语堂用英文写的有关中国的通俗小说,也颇受美国公众的欢迎。但给美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仍是在媒体上曝光较多的宋美龄的表演。宋美龄在二次大战时数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访美。她在美国上过大学,很熟悉美国的文化,特别是美国基督教教会的语言和风格,这使美国人感到很亲切。同时,美国一般人又对在“唐人街”居住的中国移民抱有长期形成的种族主义的偏见。由于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就塑造了许多无知好斗的 “中国佬”形象,这种种族主义偏见便更广为流传了。

      总之,美国在二次大战前对中国的了解是很肤浅的,好感与偏见兼有,但缺少全面和理性的认识。

      大战结束不久,世界格局就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就是美苏两大阵营对立,世界出现新的两极化。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敦发表演讲,号召西方自由世界向苏联极权世界的“铁幕”作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军事的全面抗争。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冷战,由此开始。

      冷战改变了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也给美国的社会科学带来深刻的变化。

      美苏对立和冷战迫使美国对欧洲之外的广大地区开始重视,因为这些广大的地区成了美苏争夺世界的新战场,对于美苏称霸世界的野心,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忽然发现其一直支待的盟友蒋介石,被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打得落花流水,仓惶逃到了台湾。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而新中国一成立,就明确宣布向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一边倒”。这一惊非同小可,美国政客们大呼“我们失去了中国”。在相互指责的同时,“遏制中国”的鼓噪声鹊起。一肚子不服气的政客们,便放手让满脑子穷兵黩武的麦克阿瑟,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中国加入了美国头号敌人——苏联的共产党国家阵营,并且位于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亚洲。这时又在建国初始,竟然不管多年战争对中国国力的严重破坏,不畏美国这个世界超强,在朝鲜与美国进行了正面军事冲突。所以,美国对中国的研究便与政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