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2/3页)
就像美国多数中餐馆里做的中国莱一样,要符合美国人的口味,至于是不是像真正的中国菜,并不重要。
关于中国的畅销书,过去并不多,原因很简单,因为美国人对中国的兴趣不大。我们都知道,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曾是一本有关中国的畅销书。不过,斯诺的书在几十年中间都没再重印、再版,在美国早已时过境迁。一直到尼克松 1972年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了新阶段,美国几十年间,几乎没出版过什么讲中国的畅销书,就连震惊世界的“文化大革命”,也引不起畅销书商和作者的兴趣。“文革”结束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中美之间的交流也日益增长,畅销书市场上,也开始出现有关中国的书。这些开始是一些去过中国的记者和在中国生活过的美国人写的中国印象等。如有个叫威廉.兴顿(William Hinton)的美国人,在中国住过多年,他60年代写过一本《翻身》,讲中国农村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变化。80年代他又写了一本《深翻》,作为前一本的续集,接着讲中国农村的六七十年代到“文革”结束时的故事。兴顿的书,写的都是他在中国生活的所见所闻,较为平实。美国人对开放后的中国感到好奇,所以比较喜欢他的书。
80年代以来,有不少美国记者访问、派驻中国,写了一些书,颇为畅销。这里有哈里逊.索尔斯伯里(Harrison Salisbury)写的《长征路上前所未闻的故事》,讲红军长征的传奇故事。再有就是写当代中国的,如包德福的《苦海余生》。从书名就可看出,这本书的作者眼中的中国充满了苦难。这是一本完全按照冷战时期的描写苏联“邪恶帝国”口吻和模式写出来的畅销书。这位记者一句中文也不会说,在中国的一些城市转了一圈,道听途说一些“文革”时期的事件,回美国后,又凭某些西方人转来转去写的关于中国的“共产共妻”的故事,匆匆炮制了这本书。由于太粗制滥造,这本书在美国并不畅销。80年代初期,海峡两岸的敌意仍相当强烈,包德福的书在台湾译成中文,大受欢迎,成为台湾反共宣传的工具。这位作者跑到台湾访问,自然被奉若上宾。
这时,从中国已经有许多留学生来到美国,美国人去中国的也多了起来。渐渐地,美国关于中国的书籍里,开始出现了来自中国大陆作者的作品。较早的一本书是梁恒和夏竹丽(Judith Shapiro)合著的《革命之子》(1983年出版)。梁恒是湖南师范学院的学生。夏竹丽是个美国女青年,到中国去当英文教师,正好去了湖南师范学院。这本书主要讲梁恒这位中国大学生和美国女教师夏竹丽的恋爱故事,由于背景是中国刚改革开放不久的70年代末,这样的异国情恋,难免惊世骇俗。男主角“文革”结束时上了大学,“文革”中他十来岁年纪,虽没真正当过红卫兵,也多少经历过那个惊心动魄的时代。异国鸳鸯、革命加恋爱,该有的调料都有了,加上故事真挚,文字清新,两位作者都是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