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2/3页)
则灵”。只要双方都有诚意,恪守承诺,共同努力,中美关系就能得到进一 步改善和发展。
7月9日,白宫发言人麦柯里也表示:“我们两国关系总的气氛无疑已得到改善,这反映在莱克先生在北京所受到的非常真诚的接待。”
双方政府皆传达了友好的信号,希望加深高层接触。
尽管如此,在整个夏天,美国舆论对中国的攻击并没停止。一些媒体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地讲述“中国威胁论”的故事,企图煽起普通美国人的反华情绪。与此同时,不少西方“民主国家”还加紧了在香港、台湾、西藏等问题上作文章,污蔑和谩骂中国,并无一丝松气的迹象。
1996年9月,各国议会联盟第96届大会在北京召开,许多国家的代表要求注意发展中国家因贫困化造成妇女和儿童流落街头、丧失生存权的问题,并希望西方国家和国际机构增加援助。几家著名的西方通讯社和“美国之音”对此不著一词, 却对挪威和澳大利亚代表攻击中国“占领西藏”、“侵犯人权” 的发言大作报道。
这说明什么呢?
这只能说明,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的确存在一股顽固的反华势力。我们不说美国政府,但至少有一些美国人从骨子里仍然把中国视为宿敌。
具有这种心态的美国记者,不尊重事实,也是不愿意尊重事实的。到了这个时候,密苏里新闻学院教给他们的新闻职业道德准则和客观报道原则都可以拋在一边了。“一批撒谎的人在干事,连起码的诚实都没有了。”(邓小平批评“美国之音”语)
我有一种印象,那就是有一些美国人的心理已趋于不正常。他们似乎像电影《天生杀人狂》中的那一对出毛病的恋人;我看不顺眼的,都得灭掉。可不可以说,从遣词造句到心理状态上看,这些美国人正在接近扮演中国“文革”中政治偏执狂和迫害狂的角色呢?
1996年4月访问华盛顿时,在《新闻周刊》,我曾遇到一位资深编辑,在午餐桌上当着众多客人的面毫不客气地指责中国在知识产权、贸易等领域对美国权益的“侵犯”。
在与我的辩论中,这位越战老兵腰板僵硬,脸颊铁青,两眼发红,十分吓人,他看上去倒是有些“妖魔化”了。
“你们中国,与美国有那么大的贸易顺差,这是不合理的,你们每年从美国盗版获取巨大收益。”
“可是,中国政府正在打击盗版。许多中美合资公司出口商品到美国,政府也很难干预。我们是市场经济。”
“不。你们政府只是没有那么做。我清楚中国政府。你们一声令下,可以把什么事都做彻底。”
“克林顿说要推行医疔保险改革,做到了吗?”
“你们跟我们不能相比。你们是共产主义和集权主义的国家。”
很难说他是假装天真还是故意蛮横无理。最后连同桌的韩国记者也看不下去了,愤慨地对他说;
一个只有200年历史的国家,怎么能教训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呢?!
我对《新闻周刊》的不良情绪那时上升到了极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