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7章 (第2/3页)

治化的意思,更没有利用这个推论丑化中国人,不让中国人过好日子,他反驳美国之音引述的那位教授的话说:“发展中国家的人有权利改善自己的生活。中国有机会为世界树立一个典范。”利用粮食威胁论丑化中国人的完令是那些别有用心的美国媒体的做法。

      1995年圣诞节前夕,我就要离开华盛顿,飞回北京了。那天下午我从外面一回到寓所,习惯地提起电话,听听有没有留言。话简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李先生,我是莱斯特.布朗。不知您走了没有,我希望在您回国前能在一块吃顿晚餐,为您饯行,请速跟我的秘书联系。”

      在《华盛顿邮报》当访问记者的半年中,从国会的政客、白宫的幕僚、大学的教授到各类研究机抅的学者,接触了一些。但采访和交谈最多的要数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先生。近一二年来,他的研究所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粮食等问题上发表的一系列“醒世呼唤(Wake-up Calls)”和向新闻界散发的“醒世新闻”已经引起各国政府首脑的普遍注意。

      “我支持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的观点令包括美国国会、美国舆论界和教皇保罗在内的西方人士大为不满,而我关于中国稂食问题的预测又引起中国方面的敏感。”他有—次跟我聊天时说。

      “我与中世纪意大利的科学家加利略有两个共同点:我们俩都获得过比萨大学的学位,我们俩都被教皇斥责为‘叛逆’。罗马教廷烕胁加利略,如果他不改变他的看法,就判以火刑处死。加利略只好公开收冋他的观点。说‘OK,太阳围绕地球转。’罗马教皇在人口控制问题上不听我的劝告。这与300年前教皇不听加利略的劝告有何区别?”

      布朗的女秘书正在办公室等候我的回话,我说:“我只有今天晚上有空了。”

      她说:“我马上和布朗先生联系。”

      5分钟后,她回电说,布朗先生今晚7时在世界观察研究所大楼门前等您,然后与您一道去餐馆。”

      世界观察研究所和我的寓所都在杜邦广场附近,所以我走过去也就5分钟。身材痩高、满头银白卷发的布朗手持一把雨伞,正站在门口等我。“李先生,我们今天去亚当.莫根的墨西哥餐庁,怎么样?”我说:“好吧,只要有鱼吃就行。”

      62岁的布朗几十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汽车,上下班或是步行,或是骑自行车,而且,他还多次在报纸上倡导学中国人骑自行车,不开汽车,以保持环境清洁。所以,这天晚上我只好跟他在寒冷、安静的华盛顿街上走了20分钟才到这家餐馆。

      他的端庄秀丽的女朋友正坐在事先预订好的餐桌前等我们。

      布朗端起一杯红葡萄洒,说:“为我们的珍贵友谊和理解干杯。”

      “同时也为您的醒世呼唤和我们的论战干杯。”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与布朗首开论战

      最初知道布朗的名字还是一年多以前的事。

      1994年9月的一天下午,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小组研究员胡鞍钢博士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